霧峰林家開台祖林石公於乾隆年間1746年自福建平和縣來台,

林甲寅時經營有成,1837年林甲寅讓其子分家,長子林定邦的下厝(堂號「林本堂」),

與次子林奠國的頂厝(堂號「錦榮堂—景薰樓」兩系。










 

 


 

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體系林文察、林文明、林朝棟、林祖密之軍功發揮其影響力;

後期則是由頂厝體系林文欽、林獻堂及其堂兄弟脫穎而出,擅長經商,

並以支持藝文、社會運動聞名。

霧峰林家,台灣發展史上與板橋林家齊名

 












 

 

霧峰原是番社泰雅族人生活的地方,有獵人頭祭神之俗,拓墾中不小心就會成為番族神壇前的祭品。

所以霧峰的開墾比大裡晚林甲寅撫番有方,長於經商,又入內山伐木燒炭,積累了豐厚的家資﹔

土地經營困此卓有成效。幾年間林家在近山頂竹圍一帶,擁地二百多甲,雇請了佃戶耕種,年收谷四千余石。

 









 

為紀念林甲寅開發頂竹圍,后人將這個地方改名甲寅村

林家的拓墾事業繼續發展,到林甲寅的子、孫輩,擴張到阿罩霧圳和烏溪以北地區,

又以專營樟腦而獲暴利,成為聞名全台的巨富,

當林甲寅還在世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林定邦。

林奠國,就已遷出甲寅村舊宅,興建頂厝、下厝兩處宅第。

其規制之恢宏,裝飾之堂皇,堪與板橋林家宅第媲美。

 








 

霧峰地區則由於林家和雜姓的漳州佃戶的合力開墾,

迅速發展成為台中盆地上漳州人的一大農業聚落。

 










 

 

林奠國生有三子,長子林文鳳武猛過人,

在戴潮春事變中,林家危在旦夕時立了大功,

次子林文典早逝,三子林文欽則是林家第一位中第舉人,

並建立「萊園」,即是林家花園。

 

 

林文鳳(18401882),諱萬得,字儀鄉,號丹軒。

是霧峰林家(頂厝系)的家族成員,為林奠國長子、林文察堂弟。

 

 

 

林文鳳年輕時為人急公好義、樂善好施,許多人紛紛投靠林家。

 












 

 

 

1862年,爆發戴潮春之役。叛軍4月攻陷彰化縣城,5月進犯支持朝廷的霧峰林家。

林家青壯此時大多追隨林文察與太平天國交戰,但林文鳳臨危不亂,先以洋槍和幾尊鐵炮

讓人數占優勢的叛軍連攻3天仍無法得手,

 













 

接著在得到支援後主動出擊,大敗叛軍,從此叛軍不敢再侵犯霧峰。

亂事遭平定後,鄉里破壞甚鉅、人民流離失所,

招集農夫重振鄉人生計。

 




 

同治年間林家投鉅資,在大里興建市街,

開設商號,重振大里朝氣。

 





 

林澄堂即林文鳳之子。

位於霧峰南郊的乾溪附近,有一林家古厝,

以其後山即有兩座林澄堂家族墓園為由,

應可判斷為林澄堂一房宅邸。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