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起「天母古道」,通常是指天母「水管路步道」,
一條由華岡(文化大學)至天母(中山北路七段232巷)、長約2.6公里,
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南緣的熱門步道。
由華岡一帶往天母地區,至少有三條古道,
一是沿著南磺溪北岸的「半嶺水圳步道」,後段已闢為半嶺產業道路;
另一是「翠峰步道」,由華岡下至南磺溪,沿溪南岸,可接猴洞產業道路;
另一條才是興建於日治時期, 連接南磺溪上游「第三淨水廠」與中山北路底
三角埔發電廠之間的「水管路」。
因為水管路步道最熱門,
一般民眾都將天母水管路稱為「天母古道」。
天母古道俗稱「天母水管路」,早期為供應臺北市區供水,自陽明湧泉取水
並沿著黑色大水管向下配送,步道上沿路可見黑色大水管,現在供水功能雖大部分
已被翡翠水庫取代,但大水管仍靜靜躺在原處見證過往。
步道沿途可以遠眺關渡平原、紗帽山之間的谷地及梯田景觀,
美好的自然景色使它成為熱門秘境步道之一,
即使是平日的正午仍有許多山友。
從中山北路七段登山口進入,右側緊鄰民宅住家。
一路拾級而上,可以看見黑色大水管蜿蜒而上,來到「自在亭」可稍作停駐、
利用直飲機臺補充飲水,過了「自在亭」後往左行,開始一段平坦山徑,
沿途生態環境豐富,臺灣獼猴更總在清晨、黃昏時段出來散心玩樂,
若在路途中巧遇獼猴,也要特別留意,配合動保處的政策不要餵食、干擾、接觸。
在到達「翠峰亭」前,會經過一段天然的裸岩峭壁,請勿逗留、儘速通行,
尤其是在颱風、豪雨或地震後請避免在此遊憩,以確保自身安全。
草山地區水源豐沛(年雨量4000公厘以上),但地勢、水量、穩定性、硫磺污染等因素,
能做為自來水的水源者不多。日人在台北附近做些調查,結果以今大屯山方面之湧泉較為適合。
在陽明山地區勘查出三處水源,水質不錯,水量滾滾。
他們決定使用他們找到的三個水源;
經分析討論結果:第二水源水量不多,位標又低。
第一、第三的二個水源可作為台北市新增加的需求者。
陽明山的這水源是完全不需要過濾設備,因地質穩固,冒出的湧泉非常乾淨,
都不需要任何過濾跟沉澱的處理,乃決定採用。
草山水道系統最重要最珍貴的部份,
第一是高水源自然重力流,一點也不要用電,水就可以送到都市裡去。
第二是水源非常乾淨,不需經淨水處理。第三是引水去發電。
1931年台北市役所利用調整井(海拔300公尺))與發電廠(海拔90.7公尺)
之間的落差,以水力來發電, 可得916匹馬力電力。
光復後,三角埔電廠由台電接收,將電力輸至士林變電所。
聯絡井1929年7月24日開工,10月31日完工,建築物為粗石疊砌,
三面均設窗,其上有方形小孔通風,門開向出水面,外有石柱一對,
而位於水管路盡頭的第三淨水廠,
距今歷史已超過八十年………
可惜設柵築圍,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