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太和宮,是位於新竹縣關西鎮東興里的三官大帝廟,

廟身列為新竹縣定古蹟,為關西鎮信仰中心。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墾民陳自仁呈請福建總督批准開墾美里庄。

乾隆年間,連阿盛發起在當地爐主宅輪流奉祀三官大帝。






因不斷受未歸順清廷的原住民侵擾,地方人士募款建立可以作為防禦中心的廟宇,

即關西太和宮前身,稱為「三界廟」。

當時陳自仁的墾戶就因受不了泰雅族,嘉慶年間放棄該地,並由衛阿貴承接。











後來衛阿貴等人在嘉慶十七年(1812)發起募款重建三界廟,百年來成為

關西當地客家人的重要信仰中心。

原址位於復興庄,同治五年(1866)改建,由黃台三等人發起,遷至今關西分駐所一帶。














 

日治時期廟身曾被日本政府作為竹北二堡辦務署,1895年焚燬。

遭燒原因不明,依照地方耆老、廟委徐慶松認為可能是為日本人不願見廟方教漢學、

或抗日份子曾住此廟、抑是被日本人佔用有些關連。













1900年間由關西士紳羅碧玉、陳春隆發起新建,改稱太和宮。

原重建在大同路現址前方,但之後經風水師建議,需後退縮20公尺。

1929年,羅碧玉、黃德洋等人再發起遷建至今址,

1931年正式完工。












1969年開始進行全面整修,歷時兩年多。

兩側橫屋改建成鋼筋水泥建築,但三川殿及正殿大木構架依然保留原貌,

如三川殿步口上方的壽梁補間斗拱、吊筒、藻井、通隨,及大殿的通梁間的

計心、偷心造斗拱。

壽樑上有大木匠師徐清的題字。




















當時修建柱子多改木刻,把許多舊石刻柱子和柱基拆除,

留下一部分石刻柱基座散置於廟四周。

門神則為李登勝所繪。







































 

除主祀三官大帝外,配祀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

關聖帝君、廣澤尊王、文昌帝君等。





 

廟方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祈神納福、

七月十五的中元普度、十月十五的叩答神恩

為三大重要慶典。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