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七年(1742)大龍峒於大浪泵草創,香火由同安人從家鄉白礁慈濟宮迎保生大帝分靈而來。
乾隆年間,新莊、艋舺地方同安人被三邑人排擠,開始往北遷移到此地。
嘉慶七年(1802),富商王智記及鄭、高、陳等廿一戶,合夥投資興建一條商業街,
街兩邊各有廿二間店鋪,遂稱為「四十四坎」,至嘉慶十年(1805)四十四坎商民發動募款,
在街市東端隘門外建廟。
當時選用石造、工程浩大,讓廟身有如今「回字型」的三殿規模。
道光十年(1830年)落成,廟名大龍峒保安宮取自「保佑同安」之意,
俗稱「大道公廟」或「大浪泵宮」。
咸豐年間陳維英在此廟籌建樹人書院,後因鄉人以書院不宜附設於廟宇遂遷移。
頂下郊拚時,頂郊人以艋舺龍山寺為據點,對抗以大龍峒保安宮為據點的下郊人,
中界點是今日的康定路、內江街一帶,雙方出陣前必至廟內誓師。
在歷經一連串的械鬥後,同治七年(1868)到十二年(1873),
保安宮有了第一次大規模整修。
乙未戰爭,唐景崧逃離臺灣,駐紮在大龍峒的清軍因欠餇而暴亂,
造成位於舊圓山火車站前的火藥庫爆炸,使鄰近的保安宮受到破壞。
1896年8月29日,台灣總督府在保安宮後殿、東、西兩廊成立台灣總督府
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直到1904年大龍峒望族陳悅記陳家捐地作為校地才遷出。
1917年,鄉民沈豬、鄭萬鎰等募款重修,耗去日幣三萬兩千元。
木雕由陳應彬與郭塔對場作。廟方趁勢舉辦徵聯比賽,廣邀全島文人參與,為當時文壇一大盛事,
評選出九名入選作品,均雕刻於前殿、中殿廊柱。
戰後,保安宮被兩百多戶來臺灣的軍眷占住十八年。
1951年,黃贊鈞主持成立臨時重整委員會,會商自正殿至後殿逐步整修,
但他1957年就去世,臨時重整委員會改組為管理委員會,由林拱辰擔任主委。
1961年,林拱辰獨捐新台幣十五萬元倡導在宮前的土地設立公園。
同年,林拱辰請土城人呂學輝協助整頓宮務,再加上政府補助,
終於1966年將占住戶全體遷走、拆除全部違建。
1981年完成凌霄寶殿,同年被政府列定為二級古蹟。
1991完成大雄寶殿。
1995年,呂學輝召開董監事會議,決定全面整建保安宮。
同年5月25日,舉行修護工程動土典禮。
2002年初,三川殿、東護室、西護室、後殿、正殿工程已完工,
原先拜埕上方雨棚拆除,使得正殿屋宇剪黏翹脊重新展現於蒼穹之下,煥然一新。
耗費兩億六千萬元以在整舊如舊原則下重建工程完工後,
於2003年6月30日舉行安龍謝土儀式。
2018年11月12日,
文化部公告大龍峒保安宮為國定古蹟。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