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舊稱為嘮洞、撈洞,其地名疑似源於三貂社平埔語。
而夾於鼻頭角和龍洞岬之間的「撈洞坑」,當地人稱「坑仔內」,
其坑谷內有崁頂、礦頂、烏塗窟等小地名,
原住有二、三十戶,後因山中謀生不易,今已悉數外移。
而貫穿其內撈洞坑古道,早期台灣堡圖(1904)已劃出南北二線,
北線由龍洞一號橋進入,即一般山友所說的「龍洞坑古道」,
南線由龍洞二號橋,此路又有山友稱為「蚊子坑古道」,
此古道為往昔居民前往九份、金瓜石,或甚至更遠的暖暖,
挑運茶葉、大菁及從事礦業工作的一條交通舊道。
苦苓嶺,在清嘉慶中墾契,稱作「柯柃嶺」,
同治中喚作「栲柃嶺」,到了光緒以後至今日,皆名為「苦苓嶺」,
山名由來應是此處早期山嶺長滿了苦苓(苦楝)樹之意。
當時「苦苓嶺」的範圍可比現在大很多,尚包括到「苦命嶺」這一帶區域。
苦命嶺,海拔428公尺,此山名未見於日治時代地圖,戰後建版地圖則稱作「紅毛山」。
此名稱來源,探其原因可能和早期居於北勢坑、南勢坑、龍洞坑住民,
前往九分、金瓜石、暖暖從事買賣或工作,必須早晚辛苦攀登此嶺和草山兩大嶺,
當地居民稱為「苦兩嶺」,久而訛化為「苦命嶺」。
一般登門牙稜的行程是從石梯坑古道起登,
由老鷹岩登山口上登老鷹岩,再順登南雅山,南雅山海拔270公尺(無基石),
然後連稜縱走門牙岩稜線,出海園古道至鼻頭休息區。
此次就近從濱海公路82.4K處山友分享的進路上山,
可惜因路徑較少人走,雜草已赴改路徑,甚而在雜木林中短暫迷失方向。
之後雖順利造訪門牙稜,卻又在下山途中錯過了走南雅山的小徑。
結果一路走向苦命嶺,在無數的小山頭之間上上下下,
等到有叉路時就選擇走龍洞坑古道。
龍洞坑古道在山溪兩側交互行走,有些路段也不甚明確,
再加上天氣澳熱不已,最後選擇沿著溪山溝順溪而下,
一方面消暑,一方面也確定最終而下到出口。
一時的疏忽,原本兩三個小時的路程,竟走了差不多四五個小時,
攜帶的飲用水不足,加上流汗虛脫,差點出了狀況。
這樣冷門的路線,
之後還是少獨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