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街是昔日滬尾街由新店口通龍目井、砲台埔到紅毛城東南門的古道。

戰後,因紀念馬偕改名「馬偕街」。

由於淡水港埠發展,此地不僅因華洋雜處而具東西文化交流之人文特色,

街景也因此充滿異國風情,日治時代以「和蘭風」、「南蠻味」稱著。

加上沿途風光秀麗,成了淡水最具浪漫情境的小街徑。

不僅為遊人學子最愛,也是文人畫家創作靈感的泉源地。

 



 

目前因都市景觀缺乏規劃,風光已大不如前,

但馬偕街仍因多處古蹟及觀景點,而成今日淡水最具特色的街道………


淡水禮拜堂,位於淡水馬偕街上。

目前的建物改建於1932年,由偕叡廉設計,為仿歌德式建築的紅磚建築,

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且保存一個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

淡水禮拜堂今日依然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使用中,

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聚會所。





 

昭和七年(1932) 1118日偕叡廉親自設計、監工,

並由鍾天枝牧師協助重建,

呈現了現今所見淡水禮拜堂之樣貌。



改建後有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

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RC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

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

此教堂曾在1986年修建時,將屋頂由陶製屋瓦改為鋁制浪板。





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

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淡水的馬偕博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

馬偕博士遂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






此醫館為馬偕所設計,由淡水甚為出名的泥水匠「泉仔師」所建。

屋體為閩南式民宅,有著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栱形的門窗,極富趣味。

外貌雖樸實,內部格局單純方整。

因面臨海邊,地基抬高約1M,以防止濕氣上升,

基礎外垣圍奇哩岸石材,階梯採雙邊設計



淡水老街中正路末段,舊稱「烽火段」,早年淡水河水深足以停泊大型船隻,

且靠近東側漢人街市,產業運輸補給較為便利,成為淡水開放通商口岸後非常重要

的港埠區域,洋行林立。

「道格拉斯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清末文獻檔案稱「得忌利士洋行」,

為淡水前五大洋行之一。




目前僅存兩棟,前棟為「第一檢查場」,後棟為「輸入品倉庫」。

後方的洋樓更吸引旅人的眼光………..

作為近代美術先驅的陳澄波,

其作品常為風景畫,因此背景常以他的故鄉嘉義為景,

而他也因淡水依山傍水、具有由高俯瞰的地形,且符合其喜歡高地平線的構圖風格

與紅磚瓦建築等鄉土色彩,而特別喜歡在淡水作畫,

其作品有「嘉義街景」、「淡水夕照」、「清流」、「我的家庭」等。

2017324日,「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於淡水藝術穿堂揭幕,

展示陳澄波創作的十二幅淡水風景畫,由淡水區公所與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合作規劃,戶外美術館設於淡水禮拜堂前的藝術穿堂。

讓民眾從陳澄波畫筆視界,

感受淡水今昔不同風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