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爭取南山公墓全區保留,繼日前提報十一個墳瑩列古蹟後,

後續再加碼提報台南幫侯雨利等十一處古墓。

文資處回應,南山公墓將全面文資普查,普查後再進一步古蹟審議,

屆時一併審議該會提報的二十二處古墓。





 最新提報的十一處中即包含了潘家歷代祖墳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表示,墓碑具跨時代性,保留對府城發展至關重要的墳塚,

是歷史建構的重要材料,亦見證十七世紀以來的移民史。

潘家歷代祖墳除採用了精緻的洗石子工藝,展顯出其特殊之處外,

潘貫更是該墓重要的文史印記……….






潘貫(19071974字凌雲,台南人,祖籍福建長樂,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第1位自然科學台灣人教授

1958年台灣中央研究院在台北選出的第1位本土院士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第3位院長和第1位本土院長。




潘貫的祖父潘金富(1818-1874)為前清武秀才,道光廿九年(1839)隨軍來台。

父潘子聯(1861-1936)藝通文武,兼善醫術。

中光緒丙戌(1886年)科武秀後,曾掌糧房。

乙未割台後,於日治時期以執醫為業。






因不願其子受異族教育,故潘貫教授習讀漢文,至13歲時才送至臺南長老教會中學

附屬小學接受新式教育,後相繼就讀於臺南州立第二公學校、臺南州立第二中學,

以「為興宗國求科學」為志而進入臺北高等學校理科、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院化學科。






潘教授於臺北帝大時期即追隨松野吉松教授,大學畢業後進入大學院(即現研究所)

得文部省獎學金進行拉曼光譜之研究。

日治時期臺籍青年多受箝制,就讀大學之人已在少數,

能進入大學院者更屈指可數,

顯見潘教授之優異……..





潘貫教授離開臺北帝大之後,初執教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電氣化學科,

普受學生歡迎,對臺籍學生照顧尤多。

 光復後北上任教,專注於研究與教學,認真培養年輕一代學子,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先生、林聖賢先生均出其門下。






在臺大任教近三十年,平日除課務外,終日埋首實驗室從事研究,孜孜不倦。

其治學嚴謹之態度及關愛學生之情誼,許多受惠學生至今感念不已。

潘貫教授幼承庭訓,心繫祖國,痛惡日人之統治,習漢文至十三歲始入小學。

後仍勤讀不懈,自十四歲初作以後,常以詩紓懷,

從詩中可見其熱愛宗邦之情懷。

潘教授提到「詩者心之聲也」,受殖民其自由不可得,惟藉舊詩隱影潛行。

晚年將自己作品選擇部分集結為《凌雲詩集》(未刊本),

依著作時期分作寒窗集(1924-1937年)、孤鴻集(1937-1945年)、

光復集(1945-1946年)與秋濤集(1947),

可視為潘教授一生心情之寫照。

民國63年(1974年)92日病逝於台北市,

享年六十有八。

昔日潘家門牌如今掛在墓園的門柱上,

見證潘家於日治時期的表現…………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