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中期,大量泉州移民,與一些漳州人,定居臺北艋舺,

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

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1853年,艋舺的泉州三邑頂郊郊商,竟然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

借道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稱「頂下郊拚」。

同安人大敗,先奔往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

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建造奉祀地方神霞海城隍的廟宇。






 

同安人會聚集包含大稻埕一帶,與附近的大稻埕碼頭息息相關。

19世紀中期,尚未淤積的台北淡水河,可航行來自閩南一帶的戎克船。

這些大稻埕碼頭帶來的船利,除了方便移民人潮上岸外,更可帶動商業的運作。

於是街道以南方碼頭為基準,逐漸向北擴展。



因為南街多為沼澤溼地,而率先成為街道規模的是中街。

現今的迪化街一段,包括清代的益保裕街、杜厝街、普願街、中北街、北街、南街、蘆竹腳街

隨著日治以後路名整併,先後稱永樂町通、迪化街。

而當地民眾通常以民生西路為界,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





日治時期開始,迪化街一帶於數度市區改正後更名為永樂町,

迪化街在當時也更名為永樂町通,

此時永樂町通包含已經全境貫通的南街、中街、與中北街。

 


永樂町雖因台灣縱貫線鐵路改道艋舺喪失部分商機,

另一方面卻仍因為該商埠較台南府城、鹿港等地更靠近日本本地,獲得更多發展。

讓迪化街更為興盛的是日治時代的紡織布匹生意。

經由此種新興布市的結合,中街、中北街與南街的商市延伸到普願街,甚至杜厝街。

不但如此,如今貴德街、甘谷街等街道也成為該商圈一部份。

 

19001945年,結合南北貨,布市,與藥商的迪化街

已是全台北,甚至全台灣商業最為興隆的地方。

1920年代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可說是迪化街這時期的最鼎盛期。

永樂町也因此大量興建新的樓面建築。


這些建築又以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條表現與比例均衡的現代主義式建築最多。

另外,大戶家族興建,鐫刻家徽式浮雕裝飾、富麗堂皇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也不在少數。

迪化街街道狹窄,南北走向。為容納更多門面,除少數店家外,

均屬於長條形的連棟式店舖。


其中洋樓式樣的街屋,門面有女兒牆、拱形窗洞、花瓶狀欄杆,

洋樓形式模仿1870年代,洋行雲集的淡水。

主要分布地點也是迪化街北段,如益良化工公司。

另一大部分為仿巴洛克建築,該類街屋以立體的外觀浮雕及花草紋飾著稱。

街上最壯觀的此類型建築以台灣農產公司為代表作。


該公司正面山牆加高,旁柱延續至山牆頭,柱頭做雕花圓球與類似西方愛奧尼柱式的收頭。

邊柱頭亦做雕花圓球,邊柱旁加做一小柱頭,類似間柱手法,以捲型雕塑收頭。

牌樓面窗頂做類似攢尖屋頂造型,面材使用磁磚。

建築物整體強調垂直感,造型極為華麗特殊。

此建築以原日治時期發市的中街較多……….

走進迪化街彷若走進歷史的長廊,

許多商家樣貌都保有「大正時期」的仿巴洛克式裝飾建築。

迪化街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而且從清末至今,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

直至今日,仍保持昔日風貌及活躍的商業活動。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