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金瓜石礦山的滄桑,則還可以更往南走。

從本山礦場往南走,有步道接草山公路, 然後至「樹梅礦場」,那是另一處露天開採的礦區,

屬於「本脈礦體」的南段,充滿著迷人的礦山風情。






金瓜石一帶最早的文史紀錄可以追朔到光緒19(1893)基隆河淘金客從猴硐溯溪而上發現

九份小金瓜露頭,隔年5月發現大金瓜的金脈露頭,露天岩石似如金瓜形狀故名「金瓜石」,

成為金瓜石地名的由來……….











礦體最寬處可達百米以上,這裡主要採金跟銅,

有兩塊比較大的礦區,分別為北方的本山礦場、南方地勢高的樹梅礦場。

金瓜正是本脈礦體的一部份,原位於現在本山礦場的上方,

原始海拔高度達600多公尺,但後來台金露天開採時已被全部挖光。





本脈礦體再往南到了中段,出露並不明顯,山頭除部份黏土化岩石以外,並看不到礦脈本體。

然而再往南到了樹梅礦場,本脈礦體又因為露天開採而明顯展示出來,

這裏礦體是位在南港層砂頁岩中,原來沈積岩中的海膽化石及生痕化石等仍處處可見,

許多化石甚至被黃鐵礦置換,非常漂亮。






明治38年(19054月,金瓜石礦山採礦主任安間留五郎發現硫砷銅礦,

8月開鑿平巷發現大量含金硫砷銅礦,以礦主田中長兵衛及礦長小松仁三郎,

命名為長仁礦床。







 

日本人在積極開採金瓜石金礦之後,

1920年左右發現硫砷銅礦後轉為銅礦開採與煉製,。

1945年由「臺灣金銅鑛務局」接手,至1955年改組成「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之後陸續在樹梅地區、第三長仁礦體附近大規模的露天開採,

1987年才結束營業。



露天採礦的採礦法由台金公司於民國67年引入,以重機具剷平山頭,取出礦石。

由於金瓜石三處的露天採礦場在停礦後仍未開採完畢,

因而形成現今之模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