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武聖廟,又稱新莊關帝廟,

乾隆廿五年(1760年),貢生胡焯猷捐地,由新莊慈祐宮志修和尚推動在新莊廟街上建立此廟,

據說是台北盆地最早的關帝廟



廟的建立與當時新莊商業鼎盛有關,因商家以關帝君為膜拜對象,故又稱「新莊關帝廟」

清朝時,新莊有水運與良田之利,從新莊慈祐宮至新莊武聖廟間成為繁華的商圈,被稱為「五十六坎」,

直到後來新莊港日漸淤塞,被對岸的艋舺取代

 



道光元年(1821),此廟再擴建為三進建築

咸豐三年(1853),新莊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此廟嚴重受損,直到同治七年(1868)擴大修建

1945年進行三年重修工程,但後來國軍曾駐紮於此造成損害








1975年以用鋼筋水泥工法全面翻修前殿

文建會古蹟評鑑小組於19851126日正式公布新莊武聖廟、新莊慈佑宮、新莊文昌祠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

而同地的新莊廣福宮為二級



根據連雅堂的《台灣通史》記載:

「新莊武聖廟,係在清乾隆廿五年,由貢生胡焯猷在興直堡新莊倡建,祀漢壽亭侯關羽。」

當時興直堡是台灣北部首闢大鎮,新莊的米由苦力挑經米市巷到港口讓船運至大陸,造成新莊

的繁榮發展,武聖廟也在此時興建,也是當時淡北地區最大的武廟。

 

 

嘉慶二年(1798)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張穆,捐錫口庄(今松山)田地為廟內香祝的產業。

道光元年(1820)新莊縣丞王承烈,會同地方仕紳林平侯(為板橋林本源家之先代)等集資重修,

建為前殿、正殿及後殿。

當時地方仕紳高玉峰,捐廟前的地做為香燈之資。

咸豐三年(1853)新莊發生漳泉械鬥,武聖廟也不能幸免於難,毀於大火之中。

從武聖廟被毀經九年之久,直到同治元年(1862)新莊縣丞郭志緯,首先捐助倡議重建武聖廟,

並託地方仕紳高國瑞進行重修工程,同治七年(1868)才告成,

並在後殿迴廊豎立「重修」及「置產」二木碑。


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武聖廟進行第三度的修建;

還有民國六十八年進行過一次整修。

新莊文昌祠最初於1813年建在新莊慈祐宮右側,

《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1875年遷建於現址


艋舺縣丞曹汝霖在嘉慶十八年(1813)倡修慈祐宮,因為完工後還有餘款,

遂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祠,供奉原配祀在慈祐宮內的文昌帝君神像

後因原祠面積過小,光緒元年(1875)艋舺縣丞傅端銓及士紳陳式璋等鳩資,將文昌祠遷建到現址,

並在文昌祠左側護龍設兼作義塾之用的「崇文閣」



 

到了臺灣日治時期之初,總督府於明治卅一年(1898)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

借用文昌祠作為校舍,後來該校在該年公學校令發布後改為「興直堡公學校」,

是現在新莊國小的前身





進入三川殿,過了兩側走廊與內埕,便是正殿。

在文昌祠正殿中,中央供奉文昌帝君,

左廳供奉魁斗星君,右廳供奉歷代聖賢牌位



祠中文物除了神像,舊供桌外,主要有古匾「著儀範世」與「天下文明」,

但「天下文明」匾已失竊,現懸掛者為仿作,

「著儀範世」匾也被廟方收起另外保存。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