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慈天宮建廟之初僅為一小公厝,至道光十五年(1835),墾首姜秀巒擴建

使之略具規模,奉祀觀音菩薩,祈求番害平息。

道光二十六年(1846)建木造廟宇,咸豐三年(1853)遷築現址。


 

同治十年(1871)姜榮華等倡首修,日治時期(1898)創設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於慈天宮,

同年十月一日改稱北埔公學校,仍以慈天宮為臨時教室,直至明治三十七年(1901)由北埔墾首家號姜義豐

代表人姜振乾捐贈校地,學校始遷離慈天宮。

 




 

民國六十年(1971)慈天宮全面翻修,遂成今日之規模。

該廟初創年代說法不一,其建立與漢人墾拓北埔有關。

道光十四年(1834)淡水同知李嗣鄴欲將政府勢力擴展至臺灣原住民所控制的大隘地區,

促成時任九芎林庄總理的粵人姜秀鑾與竹塹城的閩人周邦正,合組名為「金廣福」的墾號,

向新竹東南山區開墾。

 



 

據傳此廟所祀的觀音菩薩,為姜秀鑾自中國大陸奉迎,並在北埔建一小寮奉祀。

開墾之初,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都會前往禱祝,祈求平安順利。

後來,姜秀鑾於於道光二十年(1846)改建為木造廟宇供奉。

 

 

該廟是北埔鄉的宗教信仰中心廟身迭有興修,

其中以姜秀鑾長孫姜榮華於同治十三年(1874)的大改建為主,增築兩廊與前殿,

成為兩殿、兩廊、兩橫屋的格局

廟前廣場採石條鋪製,石材為北埔地區的砂岩

 


 

九二一大地震後,大廳樑柱位移、右護龍牆受損,

因此縣府民政局編列預算整建。

 



該宮也並祀天上聖母與觀音菩薩,以後配祀諸神越來越多。

這種諸神合祀,佛道不分現象在台灣廟宇雖是常見,

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界限。

 

 

 

慈天宮是北埔地區民間信仰與社群活動整合的具體表現,

每年714日,慶祝中元,燃放水燈,熱鬧非凡。

中元普渡又各庄輪流,以姜義豐家族擔任總爐主,每年爐主則固定由姜義豐、

何合昌等七家族輪流擔任,六年一輪。

慶祝規模之盛大,為其他地區少見。

 

 

總之,北埔是金廣福墾隘之重鎮,位於北埔市街核心的慈天宮極初創於墾隘成立之時,

因此它與金廣福首腦人物息息相關。它不僅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大廟,

也是清代道光年之後,新竹山區拓墾史的重要見證;

更是閩粵合作,消弭族群對峙的重要見證…….

 

 

三川殿立面以砂岩雕刻為主要特色,

步口檐廊的石雕蟠龍柱及中門石獅座極為古樸,尤其左右蟠龍均採升龍造型,

為台灣廟宇少有的做法。

 


廟內木作精彩,特別是吊筒上具有翅膀的飛天仙人素材,頗值玩味。

另外,廟內的二組二十四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

亦為全台廟宇所僅見。

 

再次地走訪,

重點放在石雕上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