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姓氏考略」一書考證,闕氏的來自春秋時期山東曲阜的「闕里」,
闕家於清朝時期自福建泉州府南安來到台灣,聚居於汐止、南港一帶,
成為南港地區的大姓。
闕氏早期經營煤炭生意,祖產加上自行投資累積了不少土地資產。
由於世居南港,在當地政經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至今在南港軟體園區及南港展覽館附近
仍有價值數十億的土地資產。
南港原先隸屬於內湖鄉,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 時改制為台北縣南港鎮,
闕家子弟闕山坑獲選為首任民選鎮長,時至今日地方政壇上亦多見闕家子弟參與,
而多年來南港、內湖地區的市議員代表亦多有闕家的身影,如闕枚莎、闕河淵等。
闕家人除了掌握南港經濟之外,闕家子弟開始從政,
從鎮長、區長、市議員,四十年來,
闕家在地方政壇上相當活躍…..
根據「南安藍洋闕氏族譜」:闕家祖先於兩百多年前由福建南安遷來台灣,
首先在南港白雲山麓(南港與汐止交接的橫科頭附近)定居。
至遷台始祖第三代後才遷至南港近基隆河附近開墾,其開墾的地區舊名「東新庄仔」,
包括浮圳頭、埤仔堵、番仔埔。
後來由於闕氏族人克勤克儉,在南港經營的產業日漸興盛,人丁也愈來愈旺,
故於大正初年,選此址興建祖宅,材料全由海路從大陸運來,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落成。
由於該地為牛穴,宅前水池湧出的泉水很多,長年不乾。
闕家人按照中國民間習俗在正廳(「德成居」)屋頂上舖茅草,以免神牛住不慣。
而屋頂的維護每兩年要換一次茅草,後來因維修不易,改為現代建材。
本屋背山面向池塘,屋朝東向,大埕分內、外兩埕,廣場原為泥土,後來則舖上水泥。
正廳旁左右各有雙層護龍,左外護龍(「德嚴居」,右護龍為「德復居」)則有二層樓房,
早期有瞭望守衛、銃櫃樓之功能。宅院前方的大池塘,
後因建研究院路,拆除大半,現只剩下其右前方一方小池。
南港闕家祖厝「德成居」有近百年歷史,送入北市文資會審議,
委員認為建物見證早期家族移民墾殖史,紅磚建材和工法少見,兼具文史和工藝價值;
不過闕家也有10多名所有權人到場陳情,認為登錄文資會使未來開發權益受損;
最後裁示登錄為歷史建築,
但保存方式要顧及所有權人權益…..
古厝破損已久,
希望能儘早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