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水頭聚落位於金門島西南, 路之南屬金門國家公園園區, 路之北側使用分區

為自然村莊住宅區。聚落南邊有一村落謝厝,再往南蜈蚣山、 塔山;往北可達賢厝、金城市區等地;

往東經金門城連接古崗珠山等地。

 

 

水頭行政編制屬金城鎮金水里,聚落各型民宅建築約180餘間。

 

水頭的開墾,相傳最早曾是有白姓之漁船靠嶼避風,且搭一芧屋,

其位址在後界靠海的白姓宅地處,但年代無從考據。

 

 

而較具體之水頭開莊,以水頭主要氏族黃姓之開金祖仲士卿公,

因避元亂,由同安金柄遷浯而定居於水頭。

 

本聚落位於金門之西南隅,古代曰水頭,

但島之北亦有聚落曰水頭,故分別稱「前水頭」、「後水頭」;

而前水頭亦可曰「金水」乃今之水頭,而後水頭曰「汶水」,

其現今之地名為後水頭……..

 

 

聚落分為頂界(黃厝頂或頂厝)、中界、下界及後界(後界又以後宮為址,

分宮前、宮後,因宮後多姓陳,故又稱後陳),

其劃分推測與土地的擁有房份有關。

 

 

水頭之地理環境,山脈起自太文山經村東面舊金城外的石仙公山,

主脈龍貢山由東向西直向伸至後界靠海處稍略向北迥龍。

村前東面有舊金城西門外之山及龜山為左案;西面海邊有獅頭山及塔山為其右案,

滿山長石地崎嶇,形極威武,有似文武二山對峙。

 

 

村落朝南,前面山略低平,頂界地勢較高,於門口大埕可見到南面海以外之南太武山脈。

寒冬北風有龍貢山阻擋而較為溫暖,夏暑南風吹襲甚是涼爽,

堪稱一風水寶地。

 

 

 

酉堂是金門地區唯一具有園池型式的私塾建築。

由當時的金門「船王」黃俊於1766年所建。

該建築於19881111日公告為古蹟

 

 

 

 

黃俊,清嘉慶年間人,因經商致富而回鄉置宅。

由於門樓前有橫額題「酉堂」,所以稱為酉堂別業。

別業就是別墅,指在非市區的地方建造可住人的宅第。

 

 

 

 

前水頭黃氏酉堂別業的建築,是由門房和宅院兩部分構成,

佔地約四七六坪。宅院有兩進,前有土牆環圍。

屋前有泮池一座,以花崗石曲橋將水池一分為二,

圓的為日池,弦的為月池,合稱為「日月池」。

 

 

 

黃廷宙於壯年時前往印尼麻里吧皮從事百貨批發,

由於勤奮節儉,成為鉅富,當時金門人稱之為「半山富」。

民國22年強盜來到水頭欲擄人勒索即鎖定「黑面宙」(因其膚色黝黑),幸運逃過此刼後,

隔年即在原居雙落大厝的花園址,建立此一番仔厝及銃樓。

 

 

 

 

 

此棟建築處處可見其防禦設施,除有9公尺高的銃樓外,

並有隨處可見的槍眼、鐵柵門及堅固的石製門柱,銃樓與閣樓間可相通並可直通屋頂;

平常對外出入口係由邊門進出(迴向),大門則可通往原居雙落大厝、黃百萬書房及閣樓,

全棟建築密閉厚實,從外部觀之平淡無奇,僅於大門鏡面有淡雅之彩繪裝飾,

庭內保存有花崗石及水泥洗衣枱各一。

 


 

 

後界位於馬路的另一側,以後宮為址,分宮前、宮後,

因宮後多姓陳,故又稱之為後陳。

該境內僅有一間帶有山牆的古厝,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明清時代的水頭,已大致發展為一個具規模的多姓聚落。

建物群落順應地形,長形分佈,分有「頂界」、「中界」、「下界」、「後界」四甲頭:

各姓氏分而居之,如頂界為黃姓、中界有黃、李、蔡姓、下界有黃姓、蕭姓、王姓、

後界則是吳姓、陳姓、鄭姓、王姓等。

1930年代僑匯返鄉,興建了一幢幢的華麗洋樓,

加上原有的傳統民居群,

使得這裡贏得「有水頭富 無水頭曆」的美譽…………..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