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始建於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

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

因寺院裡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

又在普陀山以南因此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


南普陀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

兩旁有鐘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

寺後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

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西山門進入寺廟,山門是四柱三檐牌樓式,西山門正中題「鷺島名山」,

四個大字是趙朴初先生的題字,兩側楹聯「廣廈島連滄海闊,大心量比五峰高」。

天王殿屹立於寺院中軸線最前端,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木構建築,

軒昂宏偉,闊為五間,前有紅漆大門,後無牆。

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韋馱和四大天王。

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木構建築,闊為八間,

綠瓦石柱,雕樑畫棟,集中體現閩南古建築的傳統工藝。

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體中心,崇宏雄偉,殿前石庭平舒寬展,正中寶鼎香爐巍立,

兩側白石寶塔高矗,更顯廣庭崇殿的莊嚴肅穆。


大殿兩側羅漢堂朝拱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

殿後供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莊嚴宏偉,殿前石庭平舒寬展,

兩側白石寶塔高矗,更顯莊嚴肅穆。

大殿為重檐歇山躥角式單層建築,闊為8,綠瓦石柱,雕樑畫棟,具有典型的閩南佛殿的特點。

屋面鋪綠色琉璃瓦,屋脊是彎月起翹、紫燕凌空,顯得輕巧靈動;構造精巧,技藝講究,

屋脊嵌有「九鯉化龍」、「麒麟奔走」、「鳳凰展翅」等圖案,均為剪瓷鑲嵌而成;

牆上有山水花鳥畫和釋迦牟尼誕生故事的連環畫;

建築材料取材本地花崗岩、青斗石,所有梁、柱、礎、斗拱、欄干都獨具特色,

體現閩南古建築的傳統工藝。

大殿屋檐下懸掛「妙相莊嚴」牌匾。

兩側石柱上刻楹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




大悲殿為八角形三層飛檐躥角式亭閣單層建築,

殿宇高20米,屹立在石砌台基上,八角三層飛檐。

殿內祀奉觀音菩薩,正面為雙手觀音,其餘三面為48臂觀音。

正面門柱上有一聯: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妙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殿內的穹形藻井全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鐵釘,別致美觀,

為國內同類建築之精華。

最後藏經閣,藏經閣是中軸線上的最高層建築,

為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上層藏經,下層法堂。

三面台廊回護,圈以白石雕欄,倚欄前望,三殿盡收眼底……….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元廢,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 復建,更名普照寺。

明末(1628)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

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且因地處於

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更名為南普陀寺。

此後數百年來,經歷多次重修擴建,

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

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