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門開埠之前,鼓浪嶼島上的永久性建築除了少量寺廟、祠堂等祠廟類建築外,

主要是富有閩南特色的被稱為紅磚厝的傳统院落式住宅建筑。

採用具有海洋文化特徵的紅磚材料及工藝區别于中原地區合院式民居,

其中代表建築即為四落大厝。

清嘉慶年間,同安石潯人黄齋在鼓浪嶼建起二落燕尾式四合院,

其子黄昆石官至户部監印,即選知府、鹽運使、中憲大夫,生有五子并領養二子。

后在大夫第右側建四落大厝和一座燕尾双曲屋面住宅。

這些具有闽南特色的民居建築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是鼓浪嶼现有最早的民居,

在眾多的西洋建築樓群中,顯得十分特出,不失為鼓浪嶼建築的瑰宝。

四落大厝位于中華路23号至31号,是由草埔仔黄姓族人陸續所興建的住宅建築群,

是目前鼓浪嶼保存最為完整的閩南傳统式建築合院……..

黄氏家族來鼓浪嶼置業的創始人,是同安石潯人黄有山,

他先從鼓浪嶼林姓家族手中,購得了草埔仔區域的地皮,之後經過祖孫三代努力,

才建起了大夫第、四落大厝等族眾的生活聚居區。

黄有山的兒子黄齋,初為商船的貨運員,生有三個兒子,

長子黄琨石出生于清嘉慶七年(1802),長大后棄商從政,

官至四品户部監印,即選知府、鹽運使、中憲大夫。

因其为官公正清廉,受到皇帝的嘉奖表彰,并追赠其祖父黄有山和父親黄勗齋為奉政大夫,

故而黄氏一族的住所門額上,懸挂著大夫第的匾额。


而四落大厝前两落正是黄琨石在鸦片战争前夕,

榮歸故里后,所興建的住所……..


這建築群極具閩南特色。屋簷一為燕尾式,一為馬鞍式,牆體立面為紅塼。

房內雕梁畫棟,細膩朴實,充滿著閩南風情的紅塼雕花。

短屋矮牆,無處不透著古樸精緻,絕美奢華。


紅塼牆、紅筒瓦、紅地板烘托出來的喜氣,雖歷經200年風霜,依然盪人心懷;

燕尾脊下的山尖浮雕是獅面吉祥圖案。


黃氏小宗是同安石潯黃氏遷居鼓浪嶼上的一個支系祠堂,

建於19世紀上半葉,是鼓浪嶼現存最早的閩南傳統木構院落式民居之一。

建築為一進院落,原建築南側建有護厝。

現在的黃氏小宗位於市場路66號,占地200多平方米,目前只剩下院門和正房。

院門為磚木結構,條石門框上方鑲嵌「黃氏小宗」石匾。

正房三開間,閩南傳統紅磚厝式樣,屋頂為高起翹的燕尾脊屋頂,鋪紅色板瓦。

這是一座被人稱為「黃氏小宗」的閩南建築,作為鼓浪嶼石潯黃氏曾經的宗祠,

她卻有著和其他家廟宗祠的不尋常之處。

這個不尋常,並不在於祠堂之上懸掛的,曾經的大總統黎元洪所題的牌匾,

而在於她在鼓浪嶼之上,因所經年歲而尊享的德高望重。


一塊鎏金大字的木匾懸掛於祠堂之上,書寫著「松筠勵節」四個大字。

這是當年的大總統黎元洪為黃氏的一位寡母所題,讚揚她的高節大義。

據說,這位黃氏寡母,持家有道,且深明愛國大義,慷慨捐資賑濟難民。


黎元洪得知黃氏祖上曾是清朝二品大員的背景,

又聽說了這位寡母的傳奇故事後,欣然題字以示頌揚表彰。

後來這塊匾成為黃氏的驕傲,也就掛在宗祠。


事實上,石潯黃氏的家族興盛也並沒有一帆風順。

在這座祠堂身後,一路之隔的四落大厝,曾是晚清時,石潯黃氏最為榮耀的見證。

但這榮耀最終被一場入侵所阻斷。


1841年,英軍占領了鼓浪嶼,隨後便看中富庶黃氏的一片房屋。

最終,黃氏被趕至內厝澳,之後,便離開了鼓浪嶼,

而黃氏的大片祖屋,則被英軍占據作兵營所用。

鸦片戰争中,英軍曾將四落大厝據作指揮營地,

如今在大夫第的石頭上尚有英軍刻的三角旗標誌。

見證那一段的歷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