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俊美陳氏族譜》記載:
陳淳十二世孫陳仕進于明景泰元年(1450)開基埭美社,始建大厝(即現前祠堂)。
後來,陳仕進建三座一模一樣並排大厝分給陳大霞、陳大川、陳大筆三個兒子,
隨著族群的擴大,又在 4座大厝的左右和後面建起一座座格局一樣、大小相似的一排排大厝,並定下族規:
哪家致富建房均由族裏統一規劃,後代子孫不能改變建築格局。
埭美村位於九龍江南溪下游,水系發達,田園秀麗,民風淳樸,是別具一格的閩南水鄉,
又是閩南紅磚建築的典型代表。
2013年先後被確認為福建省第四批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級第六批歷史文化名村。
全境面積850畝,人口近1000人,都是陳淳的嫡系裔孫。
埭美村陳氏子孫秉承先祖陳淳的理學思想,和諧、平等地建房立業,所建的房子格局統一,無論貧富大小一致。
村民在營建自己的家園時,都按照族群的規矩,建房都由族裏統一規劃,後代子孫也不敢改變格局。
因此歷經數百年的古民居群,依然保存完好。
現在,埭美社有傳統風貌建築 276座,
其中,明清以前保存至今的有49座,其餘均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仿照清古厝風格修建的。
清代的建築一律坐南朝北,新建的一律坐北朝南。
49座清以前古厝按照九宮格局排列:
即前排橫向建造 9座古厝,後排再對準前排依次向後建造,古厝旁邊還附帶著縱向排列的護厝。
這些古厝多為四合院佈局,個別的為一條龍。
古厝廳堂中都設有神龕,神龕上不供奉佛老,只供奉陳氏祖先的神主牌位,
每月初一、十五以及重大節日,均供奉如儀。
村裏的民居基本按照九宮格局佈局,街巷格局也十分規整。
東西向的街巷為主街,主要由每座大厝前十幾米寬的紅磚大埕組成的,是閩南紅磚建築群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這裏既是交通聯繫的主要通道,也是村民重要活動聚集的主要場所。
南北向的小巷隱於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古厝山牆之間,小巷一般僅有一米多寬,每條巷子都整齊劃一,
300多米長的南北向可以從村頭看到村尾。
村中還有一條隱形的道路,即,古厝邊門對著邊門,前門對著後門,
當所有邊門都打開,一條東西方向由村頭到村尾的通道就形成。
東西向與南北向的街巷組成了秩序井然的井字形街巷格局,整齊劃一。
清明那天,村民們在家舉行家祭,給祖先送寒衣,
即焚化用紙紮成的冥衣,寄託哀思和不忘本的情懷。
新建的民居多為兩伸手佈局(三合院),後期規劃的土地是13米×13米,大概169平方,十分規整,
到村裏來做客的朋友根本就分不清哪家哪戶,讓人有著迷宮般的感覺。
這種特殊的格局,體現的不僅是一種建築的巧思,
也蘊涵了一種人人平等,守望相助的人文精神。
站在高處俯瞰古村全貌,一座座古厝整整齊齊,比肩依偎,
縱看是一條直線,橫看也是一條直線,
頗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