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橋頭村的竂東社,歷史上是同安縣的轄地,
在村中流傳著一代南洋糖王的事跡,
以及他為祖母所立的中國最後一座貞節牌坊。
當年「糖王」曾在廈門創辦茶行;為維護家鄉生態從海外引進紅樹林;
樂善好施,捐助日本災民等逸聞,
從而揭開了遼東村的一段地理人文故事………
經過錦湖小學,在迴瀾殿後面有個精美牌坊就屹立在一道石橋的橋頭處。
這一牌坊呈現出的優美景致,引人駐足觀賞。
牌坊的建造者郭春秧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華僑,遼東村是他的故鄉,當時這裡屬同安縣所轄。
這位貧窮農家的孩子,就是從遼東村出海,到南洋造就了一番事業成為糖王。
郭春秧從小由其祖母撫養成人,這座牌坊正是一段他與祖母深情的見證。
這一座牌坊有許多特殊性。
在地理上,它是閩南地區一座臨海最近的牌坊,因為牌坊緊連海汊石橋,距海岸不足三米;
在人文上,牌坊上的楹聯,集合了許多清末民初時期著名文化人物的題字,顯得風采異常。
匾額上刻有的「恩榮」二字和「志潔行芳」四個大字,
由時任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所書。
坊柱正面鐫刻有「戊戌變法」發起人康有為題寫的對聯 :
「苦節之貞,玉樹生階添蘭桂,大耋長壽,紫綸表里降雲霄」;
坊柱背面則是清末狀元夏同龢題寫的對聯 :
「聖善表重慈族盼汾陽徳昌百世,孝孫承懿訓道尊泗上功在千秋」;
牌坊上還刻有郭曾炘和台灣同治年進士陳望曾的題字,
這些都使得牌坊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這一座牌坊在類別上更具特殊意義,因為它屬於「貞節牌坊」之類,
有專家認為,它是中國最後一座貞節牌坊,因其建造年代是在五四運動之後的1922年,
不過它的含義卻不是單純的「旌表貞節」,
而是由事業獲得成功的郭春秧,對含辛茹苦撫養其成長的祖母的感恩與懷念;
牌坊在工藝上保留了清代最後一批石雕藝人的精湛工藝,
因為當年牌坊的建造師傅,都屬於清朝的遺民,
因此這座牌坊被認為是清代石雕工藝留下的最後輝煌。
據漳州有關的華僑史料記載,郭春秧是今龍海角美鎮人,家世顯赫 。
其祖父郭其雨是清資政大夫銜,父親郭河北是清運使銜。
不過這些官銜猜想也是
郭春秧為其祖父、父輩捐官而來的吧 ?
志潔行芳坊建于民國十一年(1922)。
牌坊為石仿木结構,重檐懸山顶,四柱三間五樓,面闊8米,高9米;
正樓四坡頂,邊樓二層,未置樓間而置三面出檐的樓頂盖。
正匾鐫刻民國時期總统徐世昌题寫的志潔行芳四字,
横匾書 : 清贈資政大夫郭其雨之妻 贈運使銜郭河北之母 運使銜郭祯祥之祖母許氏立。
立坊人郭禎祥(1859-1935)即是大名鼎鼎的郭春秧。
該坊立于1922年,當時正值軍阀统治时期,這種存在于封建時代的貞節牌坊,
立坊的舉動正悄然退出歷史舞台,而牌坊大總统题匾上方却依然懸掛著恩荣聖旨牌,
該坊的存在應属罕見之舉。
此坊也是目前漳州已知建成
最晚的貞節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