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閩南沿海出現了擁有武裝的海上私商集團;

明天啟年間,倭寇活動十分猖獗,大肆劫掠海澄、龍溪一帶沿海沿江百姓。

為抵禦海上私商集團與倭寇的騷擾破壞,時棄官回鄉的林釬向當時的漳州知府杜遴奇建議,

在西岐山與鶴鳴山之間的峽谷中建一個關隘,派兵把守,以保衛東鄉及漳州城。

杜遴奇採納建議,但只挖了地基,城尚未建成就奉調離任。



明崇禎二年(1629),接任漳州知府的施邦曜在當地鄉紳陳天定及里人王必標的

支持配合下,於萬松嶺上興築關城,當年完成。

萬松關是古代進出漳州的必經隘口,扼進出漳州之門戶,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被稱為「閩南第一關」。

 


關城建成後,施邦曜又在關城旁建一座堆雲庵,

並建一座亭供往來行旅停歇休憩。


 

萬松關的城牆全部用長方形花崗岩條石砌成,原高約15米,

牆體前面直立,後面為台階式,整體平面呈凸字形結構,上牆體寬4米,

東面底座寬5米,城門處寬9.1米,全長約100米。

 

城門上嵌著一塊石橫匾,鐫有明末大學士林釬親手題寫「天保維垣」四個雄渾有力的楷書大字,

意即上天保佑這座關城永遠穩固。

 




 

 

 

《施公新築萬松關紀跡碑》記云 :

「漳麓環而左,麟蹲鳳翔,襟帶川原,則施使君城兩鎮,屯御要害處也。

其從虹橋孔道而入,一徑若谷,遙望扶桑,或造化留此,補助需人哉 !

曩鄉人語余曰:『 若繕為關門,以資保障,誠便盍言之當道 ?

時前守杜公為築基,未就以去。施使君來守吾郡,拮据於寇警騰沸之日,內戢民心,

外循扞衛,兩鎮城址既定,爰履斯關。謂可以固漳郡,奈何惜此心力?

 

 

乘堅累峻,加以樓堞,俯臨滄波,屹然天險矣!前此警聞頻至,召鄉民防守,有難色。

今在金湯以內,安堵其間。逢聖明在御,牧守賢良,桑麻樂業,人且登游其上,

望雲物而詠天和,然則施使君守郡功績,其見一斑於此也。

山高水深矣!余因筆為記,欲後來者修實政,無不可為之事,有可以不朽之功。

一簣合尖,俱邀明德云爾。君諱邦曜,字爾韜,別號四明。

登萬曆己未進士,浙江餘姚人。賜進士及第、詹事府協理府事、

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通家治生林釬頓首」

 

 

 

萬松關下方不遠的路邊,有一塊大石,左側當年採石時被打掉一小塊,

不知為何沒有全打去當石料,尚餘下缺了左邊框的閩浙總督左宗棠於清同治四年 (1865)

憑弔萬松關古戰場時題寫的紀事銘文。

 


 

該銘文高246厘米,寬82厘米。

大字為小篆體,高27厘米,寬12厘米;小字為楷書,字徑5厘米。

碑文內容為:「率師徒,徂嶺嶠,窮山穴,截海徼,龍巖復,漳州平,

寇亂息,皇心寧。同治四年秋。」

 

旁邊還緊鄰刻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張公司馬德政去思碑」。

近年,漳州文物專家組在對萬松關古跡勘察過程中,發現清代石壁篆刻紀事刻銘。

經文物專家考證,此碑為清朝名臣左宗棠所撰所書,彌足珍貴…….

 

 

 

據有關的史料記載,萬松關是古代進出漳州東西通道的必經隘口,

有漢唐古道之美稱。

 

咸豐四年(1854),小刀會黨大鬧臺北地區,北路協副將曾玉明認為林文察是位勇士,

便保釋出獄,命他回鄉號召鄉勇隨征,從此林文察便轉戰沙場,履建奇功。

 

同治三年十月,林文察赴福州第三次與太平軍作戰時,

 

巡撫徐宗幹也為他上疏,將遲來的原因歸於夏秋之際颱風很多,渡洋不易。

 

可惜,林文察因此所帶鄉勇不多,戰力不足,在漳州萬松關被太平軍俘獲,死於漳州之役。

 

卒后贈太子少保銜。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清軍水師提督曾玉明在石碼被太平軍圍困。後在左宗棠部下

左軍提督高連升、記名提督黃少春增援下,收復萬松關,終於打開邁往漳州的門戶。

次年,左宗棠在漳州芝山山頂結營,並在城內開設善後局,

依託府道籌資,賑濟與撫恤流亡災民。

同時,左宗棠在漳城郊野發動捐資,埋骨義冢6處。

所埋遺骸多則萬計,少則千計。

 

在廈門紳士蔡文瀾的請求下,左宗棠還親自為蔡所捐建的西湖社義塚題聯:

無求生以害仁,死且不朽;為厲鬼而殺賊,魂兮歸來。題額為凜烈萬古。

在漳期間,左宗棠還憑吊了萬松關古戰場,慨然在萬松關題下篆書紀事碑銘,

鐫刻于關門附近的巨石之上。

 

 

 

研究員強調,雖然落款部分被毀,

但從碑刻的內容、時間和左宗棠在漳州的政治活動等方面考證,

應為左宗棠親筆所書無誤………

 

 

 

 

這一碑銘,隨著萬松關戰略位置消失而

被世人所遺忘,

 

在雜草中荒置多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