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石牌坊位於漳州市薌城區香港路(雙門頂)和新華東路(岳口街),

共有四座石牌坊,

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口街兩座石牌坊為「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和「閩越雄聲、楚滇偉積」坊,

均為東北西南向,建於清康熙年間,兩坊間相距159米。

「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坊為清康熙四十六年(1619)賜福建提督、左都督、掛鎮朔將軍印

的藍理所立,坊寬10.63米,高12.5米。

「閩越雄聲、楚滇偉積」坊則為康熙六十一年(1722)賜福建全漳總兵官、左都督許鳳所立,

坊寬11.2米,高12米。

 

石牌坊均為三間、五樓、十二柱,以青白石相間建造,

是閩南石雕牌坊作品中的精品。

雙門頂屬於明代石坊,位於岳口街的這兩座則是清代所立 ……….

藍理,字義山,福建漳浦人。

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征台,知藍理英勇,奏署右營遊擊領舟師。

施琅以藍理為前鋒,弟藍瑤、藍瑗、藍珠一同從軍。

鄭克塽遣劉國軒守澎湖,令曾遂等率眾數萬迎敵。

藍理督兵迎戰,受傷腹破腸流。臺灣平定後,敘功,仍授參將,加左都督。

 

未幾,丁父憂。二十六年,授陝西神木營副將。不久,擢宣化鎮總兵,掛鎮朔將軍印。

二十九年,移定海鎮總兵。四十二年,復移天津鎮總兵。四十五年,擢福建陸路提督。

四十七年,丁母憂,命在任守制。五十四年,賜總兵銜,從都統穆爾賽協理北路軍務。

五十七年,以病回京。五十八年,卒。


藍理是清朝的重要人物,在平定藩亂、收復臺灣、治理定海、重修普陀、經營福建,

推動社會和諧與民生發展方面做出卓越貢獻,被康熙譽為平臺首功,禦賜勇壯簡易,所向無前

牌坊一座,其生平事蹟入傳《清史稿》。

浙江舟山和福建漳州兩地至今還保留著藍理的許多痕跡。

浙江定海的藍理總兵府、普陀山的藍理功績碑和題匾,福建漳浦的種玉堂、漳州浦頭藍理廟

中至今保留著藍理手書江漢以濯匾額……


近年來,以藍理為代表的藍氏三傑也頗受史學界關注。

曾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施琅大將軍》中,藍理作為平臺先鋒,破肚勇戰,功績卓著。

澎湖一役,藍理還救過施琅大將軍的命。

康熙六十年(1721)夏天,臺灣爆發朱一貴起義事件,藍理堂侄孫

藍廷珍、藍鼎元奉命入台平亂,後署理臺灣。

 

藍理和藍廷珍、藍鼎元三人分別被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譽為平臺大將軍、治台名將及籌台宗匠,

後人又把他們稱為藍氏三傑,其事蹟皆入典《清史稿》。

在藍氏三傑的影響下,福建漳浦藍氏家族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

湧現了三十幾位四品以上的將軍。

可謂是顯赫家族………..


台灣歸順朝廷,朝廷論功,藍理作戰英勇,兩次救帥,入島招安,功列第一,

康熙皇帝稱許藍理台海血戰,功在首先,賜平臺首功匾文,授昂幫章京內大臣兼攝左都督,

世襲騎都尉,封一等伯,賞漳州郊區田地一塊 (後稱藍田)

接著,藍理與施琅一同駐理臺灣、澎湖,一同修建南普陀寺,一同上疏奏請康熙賜封

媽祖天妃娘娘為天后娘娘,後又被任命為神木副將、宣化總兵、定海總兵、天津總兵、福建陸路提督。

在任期間,藍理鬥權貴、治勢豪、修廟宇、辟糧田、築港橋、重民生、促發展,深得民心,

皆稱其為菩薩將軍,並贏得康熙讚譽,說為官者當如此,

賜牌坊和提督府各一座。

康熙五十四年(1715),朝廷出征新疆準噶爾部叛軍失利,康熙再次起用藍理

隨征新疆、西藏,捷報頻傳。

翌年,藍理因病回京醫治,病逝于天津藍田莊裡。

福建、臺灣、浙江、天津、京城、陝西、新疆、西藏等藍理生前呆過的地方民眾聞悉

藍理病逝噩耗,自發為藍理舉行祭奠儀式,有的地方群眾感念藍理在世恩德,為他建立廟宇,

雕塑神像,予以供奉。

世人贊曰:

公一代虎將也,起草茅,建奇勳,

生平舉動,種種異人,可不謂非常之傑乎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