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漳州市根據古街保護的實際需要,實施了香港路、台灣路等歷史街區維修整治工程,
不僅修復了部分重點文物和歷史建築,梳理了原有的街巷結構,同時也改善了人居環境,
發展了街區商業。
漳州台灣路–香港路歷史文化街區的入選,証明了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審美價值建筑特色得到認可。
目前漳州古街的保護建設需進一步向公眾透明化,邀請古建築專家及對歷史文化研究比較深入的
專家在古街的修繕保護方面提供專業的意見。
此外,如果能在保持原來特色的基礎上,在古街的改造過程中融入文化創意產業的功能,
使其成為文創產業比較核心的地區,那會讓古街更加煥發生機……..
台灣路,薌城區的一條橫臥在九龍江畔的東西走向街道。
最東側的路段是仿照英國麥加頓的風格;中段是中西合併的南洋式建築;
西側一帶則是白石紅磚、飛檐翹脊的典型閩南建築。
明、清時期,這裡名為「府前街」,因位於漳州府衙前而得名。
然而這裡有許多專門製作和銷售竹雨傘的店家,因此也被稱為「雨傘街」。
據說這條古街上以前十分盛行布袋戲、歌仔戲、木偶戲等戲台,
而台灣當時正處於日治時期,許多不願意成為次等人民的台灣人和澎湖人則遷徙自此,
而這裡跟台灣十分相像,於是引發了思鄉之情,久而久之便把這裡稱為「台灣路」。
台灣路的中段是古時最繁華的地方,
這里有1000多年的漳州府衙門府埕,連著鋪滿凹凸不平石板的始興南路。
府埕自唐宋以來,以匯聚蚵煎、手抓面、豆干面粉、鍋邊糊、春卷、五香、鹵面、
豆花、土筍凍等漳州名點小吃而聞名遐邇。
台灣路的末端是古代漳州城的護城河。沿著護城河延伸的是澎湖路。
據說在抗日戰爭之前,就有許多不愿當亡國奴的台灣人、澎湖人來到護城河畔彈唱歌仔戲。
悠揚婉轉的歌聲飄蕩過台灣路,聲聲充滿依戀之情。
沿著台灣路新鋪的石板路,我們緩慢地走著。
東段是仿照英國麥加頓式建筑的騎樓店面,上樓下廊,富有西歐風情﹔
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具有南洋風格﹔西段則是閩南特色民居,呈現中原風韻。
在這裡,每一個招牌都有著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
台灣路,東起北京路,西至青年路,全長約500米。
據志書記載,漳州府衙從宋至清,千年不變;府衙前有一條街,名為府前街,此即是台灣路前身。
現在的台灣路,古時從東往西,分別稱為雨傘街、崇仁廟街、府前街。
1944年底,始興東路、始興東街、始興西街合併稱為台灣路。
台灣路自唐宋以來就是官吏進出漳城的必由之路,錯落有致,
官邸、豪宅、商鋪、作坊、廟祠皆備,形成一條極有民俗風情的街道。
民國初年,台灣路改建為整齊劃一的商市,門面依經營的特色而裝飾,
形成中西並存的風格。
走在台灣路的青石板路上,可以看到一個個獨具歷史氣息的老字號招牌:
如天益壽藥店、萬圓錢庄、至人藥房各色洋貨、商務印書館代理處……
知名學者葉道淵,早年留學德國獲博士學位,歷任集美高級農林學校校長、
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廣西大學林學系教授兼主任,以專家身份被選為國民黨
中央立法委員和參議員,其故居位於振成巷林氏宗祠旁,
是一座具有德國式建築風格的老別墅;
而清代台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被稱為公車上書第一人,
其故居也位於振成巷。
民國七年(1918),陳炯明奉孫中山先生之命興師援閩,主政漳州並建立閩南護法區。
次年4月起歷時一年半,由周醒南主持進行了拆城牆、拓街道、辟公園、筑堤岸、建碼頭、
修新橋、開公路等市政建設,使漳州城邁入了現代城市的門檻。
當時共有35條街道進行了拓寬取直、鋪設路面,
改造的同時,沿街兩側建筑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層的樓房,
延安南路、香港路、新華東路等還建成了騎樓式竹篙厝。
漳州市文管辦主任說,
騎樓式竹篙厝,正是漳州歷史街區的
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