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謎窟地理位置處在北緯三十度神秘線上,是這條線上唯一一處石窟群奇觀。

同在這條神秘線上的還有:百慕達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死海等。

 

 

花山謎窟的石窟形態殊異,有的層層疊石,

洞洞相連看起來像是現代工程奇蹟,卻是1700多年前的傑作,

但製作的目的卻是個謎,充滿神秘色彩。

 



 

 

花山謎窟風景區原稱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篁墩至歙縣

雄村之間新安江兩岸,是以新安江為紐帶,連接花山、雄村兩大景區,

呈現啞鈴狀形狀的4A級景區。

 





 

是黃山山脈的延伸部分,是一個集青山、綠水、田園景致、千年謎窟、奇峰怪石、

摩崖石刻、石窟、廟宇、古建築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大成,是一個內容豐富、

品味高,適宜各層次遊客觀賞的綜合景區。

 



 

 

景區以石窟特色為品牌,現以探明的石窟有36處,其宏大壯闊、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

在全國實為罕見,其規模之恢弘,氣勢之壯觀,獨具特色,國內罕見,令人嘆為觀止,

堪稱中華一絕。

 



 

至於這些洞窟源於何時?如何形成?

數以百萬方石料倒去了何處?如何開採和運輸?

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地下長廊(2號石窟)此洞在半山腰,洞口呈虎口張開之勢。

入洞後隨坡下延,涼氣浸淫,回望洞口,早已霧氣騰騰。

洞內有幾十根石柱昂然挺立,組成長80米,寬15米。

 


 

4米的地下長廊,右側這處有一方形洞口,入內方知廊中有廊。

其走向相同,但深度更深,足有百米,水呈翡翠綠色。

2號窟里,一幅天然的秋色圖再次讓人讚嘆不已。

 



 

24號石窟洞內有6根石柱著稱,洞門面山路而開,呈扁長方形,

寬約50米,高約30米,進深莫側,寬綽這大,氣勢恢宏。

 




 

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石柱,它們成兩排陣勢支撐窟頂。

如此四層,衍入地下,故有二十四根之名。

洞內有水,深不見底。

水中有紅、黃、藍、白、黑游魚,其狀多怪異。

 


 

35號石窟口小洞大,有一段20米長的引洞。

走到引洞出口處,豁然開朗,眼前空出一座驚人的地下宮殿,總面積有4000平方米。

26根周長約10米的異形石柱頂天六地,石柱周長有十幾米粗,一派豪氣、霸氣、帝王之氣。

 

環繞大殿有36間石房,最小者其面積僅2平方米,

石房牆壁厚薄不一,最薄處僅10厘米厚。

這些石房三面封,僅臨殿堂一側有一形門洞,門洞僅容一人進出。

另一番感受。殿堂邊有深潭數口,水呈綠色,有神秘感,但清澈見底,經年不涸。

開洞之初,此處有千萬隻蝙蝠,人入此洞,驚飛蝙蝠,若黑風黑雨攪得開旋地轉,

故又名蝙蝠廳

 

可惜時間不足,未參觀此一石窟……….


 

花山謎窟洞中有洞各成體系,有的迂回通幽,神秘莫測;有的石柱擎天,宏偉雄渾。

但它不同於國內諸多著名天然溶洞,而是古代巧奪天工開鑿而成的石窟遺迹。

 

石洞設計獨特,結構科學而合理,規模恢弘、氣勢壯觀,堪稱中華一絕,

被譽爲北緯30度神秘線上的第九大奇觀。

這些石窟群,在歷史上並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記載。

然據專家從石窟内鐘乳石的沉積高度推算,石窟群應開鑿於晋代之前,

距今已有1700 多年的歷史。


 

它究竟是何人所為、為何而建,是為了屯兵還是屯糧?

是居住、採石、還是帝王的陵寢?

而且從整座石窟群的空間體積測算,開採出石料约在二十萬立方公尺

這麼大的工程量在當時的情况下是怎樣開採的,開採出的碎石又運到哪裡去了?

 



 

一大堆的謎團留給世人,

卻也吸引著人們對謎窟的探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