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是唐代邢州(今河北省邢台縣)的瓷窯,
是中國生產白瓷最早的窯場之一。
邢窯始於北朝的北齊,發展於隋及初唐,在盛唐、中唐、晚唐前期達到鼎盛,
唐末和五代轉入低潮,復興於宋,延續至金元,歷史達900餘年。
1980年代到1990年代,在臨城縣、內丘縣、邢台縣及邢台市區境內不但發現了從
北朝到隋唐時期的邢窯遺址,還發現了大量金元時期的邢窯遺址。
唐代,邢窯是中國白瓷的生產中心。
唐代邢窯白瓷精美、造型獨特。陸羽《茶經》稱;
「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
皮日休《茶甌詩》稱:「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
唐《地理志》稱,「邢州巨鹿郡土質瓷器,越州會稽郡土質瓷器。」
天寶年間,邢瓷已作為地方貢品大量運往長安。
唐李肇《國史補》說,「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邢窯白瓷結束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兩大體系。
唐《樂府雜錄》說音樂家郭道源「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這顯示了唐代邢瓷的品質。
中唐後期,邢瓷已遠銷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埃及和日本等國。
唐代阿拉伯商人蘇來曼在《東遊記》中稱:
「中國人能用陶土做成用品,裡面裝了酒,從外面能看到」,
這就是邢窯產透影白瓷。
晚唐,邢瓷細白瓷式微,造型單調保守。
北宋邢瓷已默默無聞,取而代之的是定窯。
臨城邢窯細白瓷胎料是用窯址所在地產的俗稱「紅砂石」的原料配製而成。
除隋代透影白瓷外,其他產品的胎中未發現摻入石英、長石等瘠性原料,所以均屬於用
軟質或者半軟質黏土配製。
邢窯白瓷釉料使用富含MgO、CaO釉土,並引入草木灰和石灰石,
故需先經過臼搗捶後再配高嶺土使用。
北齊(北朝)時期,邢窯瓷器胎體厚重,胎色灰黃,胎質粗糙,
釉色多為黃綠或青綠色,器型質樸粗獷。
隋代開始用化妝土裝飾青灰色胎體,後又用白色粘土製胎燒造粗白瓷,
工藝水平提高,胎料精細,器型中的立式器皿增多,造型豪放。
唐代邢窯胎釉原料更加精細,旋坯技法更規範,採用匣缽正燒法,
種類增多,造型豐盈大方。五代器物胎質粗松、胎色青灰或灰黃居多,
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妝土,工藝粗糙,造型注重實用。
北宋時期,邢窯與鞏縣窯、越窯、耀州窯、定窯等都作為貢品進入皇室,
造型浮華秀麗,體態修長輕盈。
金元時期,臨城縣不少邢窯窯場恢復陶瓷生產,在工藝和裝飾上借鑑定窯。
歷代邢窯器物造型的共同特徵是圓唇口、短頸、豐肩、鼓腹。
邢窯裝飾分為旋紋、戳印、模印、按壓、壓印、雕塑、捏塑、
貼塑、鏤空、刻劃、削邊、三彩、點彩等。
唐、五代、宋時期瓷器生產的特點是「南青北白」,
即南方以越窯為代表的青瓷著稱於世,北方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馳名中外。
越窯是浙江紹興的,在南方,主產青瓷;刑窯是河北邢州的,在北方,主產白瓷。
可以稱南(越)青北(邢)白。
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調音律官郭道源
「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于方響。」
唐代邢窯製作之精、燒製之堅,
時人皆認為與越窯並駕齊驅,
讚譽備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