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里社一名首度出現在清康熙39年(1700) 郁永河《裨海紀遊》,
此乃漢人對北海岸原住民村落的稱呼。
自康熙23年(1684)到光緒20年(1894),劃入清廷的管轄。
金包里社於康熙23年時屬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
雍正元年(1723) 改隸福建省台灣府淡水海防廳,光緒元年(1875)又改隸福建省台灣府基隆廳,
光緒14年(1888) 再度改為台灣省台北府基隆廳轄下。
郁永河在裨海紀遊曾描述 :
「金包里是淡水小社,亦產硫,人性巧智。」
清朝嚴禁採硫,但依當時美國人李讓禮觀察,私採偷製者仍多,
遂於大油坑結聚成村落。
金山三界村聖德宮,係供奉三官大帝為主神之廟宇,歷史悠久,香火鼎盛,
為金山、萬里一帶民眾之信仰中心,創廟迄已有246年之歷史,原稱三界公廟,
因此村名即以三界村為名;
廟宇所在地為三界壇,為北部地區著名之三官大帝廟之一。
李氏古厝芑豐居已有兩百年歷史,此居建於嘉慶15年(1810),
李姓家族早期人丁旺盛,家業甚大,眾志成城,富甲一方,是為當代名噪一時。
下瓦厝李佈一族,名震全台,當時在金、雞、貂、石(即是金包里、基隆、三貂、石碇)稱
為當時金包里等地區的首富及望族 ……..
除了芑豐居外,在其北側的上有其堂兄李富所建的頂瓦厝。
李富乃李氏開基十三世,與李佈為堂兄弟,二人姓名在金山聖德宮內立於道光辛卯年
的建廟捐獻碑上能見得,碑文詳列李富現捐銀四大元,李布捐銀三大元,
足證李氏家族在金山的富甲一方。
李富宅因地勢較高昔稱「頂瓦厝」,而清水路一帶的李芑豐祖厝
則因地勢較低昌之為「下瓦厝」。
而在頂瓦厝及下瓦厝間,尚有一古厝存留。
該古厝位於三界壇路旁,
門額上寫著德昌居的堂號……..
正身牆堵上有磚砌的圖形,用好像織十字錦及繡球紋的圖案,
整體視覺的美感就集中在這裡,
門窗是竹節的石窗、窗楣上有「花下兄宜弟、堂前子奉親」楹句。
看堵的磚雕,尺寸顏色樣式,一下子抓住過客的眼光,
此樣式在本島其他地方並不多見,在北台灣更為罕見……..
石竹節窗的窗楣上題有『竹如君子、花似美人』,『兄友弟、子奉親』,
書卷泥塑則留下「楊柳風梧桐月」等殘駁文句。
門額上的德昌居由鄭永南所題,與蘆竹山鼻的陳家古厝雷同,
加上同有德字之使用,
不知時否為同支之族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