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29610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竹子山古道也稱為竹山古道,位於金山倒照湖。

相對於葵扇湖,倒照湖位置更靠近山,也更偏僻一點,卻因為竹子山古道知名度漸開,

加上阿里磅瀑布的幾條登山路線打通之後,路線四通八達,

經倒照湖造訪竹子山古道的山友越來越多。

P7296089.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090.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前往阿里磅瀑布,最適合的路線,還是以走竹子山古道為佳。

竹子山古道的登山口位於倒照湖 49 號民宅旁。

 

P729609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091.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093.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07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從金山市區走陽金公路,至 3K 附近的重光地區, 右轉「北 25 鄉道」,會先後經過三和國小、環湖一橋、

環湖二橋、環湖三橋,葵扇湖觀光農場,至T型叉路口時左轉,妙濟寺附近左轉後直行,又遇叉路,

取左行,直走至底即是倒照湖 49 號民宅。

 

P7296096.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095.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097.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竹山古道早期是居民種植番薯、箭竹筍走出來的道路,農民上山採收農作,挑著扁擔到市區販賣,

途中有一座日治時期就有的石砌土地公廟,農民行經均會焚香燒紙錢,祈求往來平安。

 

P7296103.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10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09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7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1.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阿里磅瀑布則屬於峽谷匯流的「懸谷式瀑布」,

因海拔不高,夏天少雨山區蓄水量低,瀑布就沒有水,

但山中保有原始叢林,空氣清淨、溪水清澈,逢夏日好天氣仍有不少登山客健行。

 

P7296120.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9.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49 號民宅旁的登山口起登,進入竹子山古道。

竹子山古道依山形地勢而建,沿著兩湖溪緩緩上行。

這條古道並非為通往其他聚落所設,主要是先民入山的採筍土徑………..

 

P7296118.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6.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7.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115.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過了福德同土地公廟右上稜線的距離不長,很快就會接到稜線,

這條稜線原本有條箭竹路可以接回倒照湖登山口,可惜路徑掩沒,不取。

續行前往阿里磅瀑布。

 

P729610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01.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098.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099.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00.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由觀瀑平台出發,大約再半小時,便抵達阿里磅瀑布。

沿途路況還不錯,但仍有叉路,須小心判斷方向。

從這裡開始,林木愈來愈濃密、環境愈來愈原始,走在參天古木之間,

別具山林幽趣,待眼前出現溪石橫亙時,抬頭望見阿里磅瀑布就在上方處。

 

P7296105.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06.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09.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0.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1.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再踏著溪石上溯三分鐘,便抵達瀑布下方。

 

阿里磅瀑布高四、五十公尺,危崖絕壁,氣勢甚壯,為當日水量潺潺。

 該瀑布是山界前輩林宗聖於1995溯阿里磅溪左股時意外發現的。

「阿里磅」是當地的地名,平埔族語,原意不詳。

 

P7296113.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P729611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108.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P7296107.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越溪之後的左側另有一條陡上的山徑,則是山界新打通的山路,

可通往785峰, 然後連絡土地公嶺古道、二坪頂古道,

或通往尖山湖紀念碑、青山瀑布。

 

瀑布前有數棵九芎,姿態極其優美。

 

DSC_507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3.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9.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6.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7.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78.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80.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81.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83.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DSC_5084.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82.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DSC_5075.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阿里磅瀑布水量雖然不豐沛,

但因崖頂風勢不小,瀑水灑落之時,

風勢將之吹散, 仍見雄邁之態

 

DSC_5085.JPG - 金山  竹子山古道  阿里磅瀑布

 

在鏡頭捕捉下,也多了一分美感。

有不虛此行之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