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
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
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
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
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
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
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
將水輸送至發電廠。
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
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
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從砂卡礑橋往下俯瞰,清澈的砂卡礑溪緩緩注入立霧溪中。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溪水都能保持清澈。
可觀察到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
這也是因為岩石崩落後尚未能經過長距離的滾動,
因此保留原有的大塊巨石的形貌………
砂卡礑步道的岩石以花崗片麻岩、矽質片岩及大理岩為主,皆屬於變質岩。
砂卡礑步道長度為 4.4公里,單程步行約二小時。
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
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
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
因此平緩易行。
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
步道全線亦設置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
步行砂卡礑步道,除了欣賞沿途美麗的大理石峽谷與清澈迷人的溪潭外,
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峭壁下的明隧道,
也很有特色……….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