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20240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高雄港 所在灣區是一狹長海灣,原本也為一潟湖,總長12公里,寬度約為11.5公里。

 

 約三、四百年前,高屏溪泥沙因海流搬運的作用,逐漸在旗後山後方堆積,經年累月而形成今

日的旗津島,與大林蒲連成一條長達12公里沙洲,阻擋外海波浪,使高雄港成為潟湖。

 

DSC0192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DSC01925.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明朝後期原為漁村,,原稱打狗港,原是南部僅次於安平港的第二大港,

後來因安平港港口淤積嚴重才取而代之。

 

DSC01927.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DSC01928.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

旗津孤懸島外,與鼓山對立,扼著打狗隙,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昔日此地文風頗盛,

文人曾組織「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狀其猷。」自勵,

光復後遂取旗津為地區之名。

DSC01929.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旗後又寫旂后或岐後,以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

其後山海拔僅48公尺,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旂,乃有「旗山」之名,

部落在其後,故有「旗後」之稱……..

 

DSC0193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DSC0195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DSC01972.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DSC01965.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DSC01964.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後。

明永曆十七年(1663),有福建漁民來打狗,在旗後結草寮而居,是移民之始。

清康熙五十二年(1673)閩籍漁民徐阿華避颱風漂至旗後,建草寮居住。

復邀王、蔡、李、白、潘等各建草寮在旗後捕魚,蔚成村莊。

 

P820240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07.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08.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P8202409.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P8202410.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康熙卅年(1691年),旗後建媽祖廟。

 

清雍正4年(1726),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中,

稱旗後為漢德那斯島(Handelarrs

 

P8202416.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14.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13.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15.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P8202418.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19.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17.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23.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20.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24.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P8202422.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咸豐8年(1858),清朝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美、英、法、俄等國簽訂

天津條 約,旗後成為通商口岸,萬商雲集,百業鼎盛,成為高雄首善之區,

同治2年(1863)並設立旗後海關分關於此。

 

P8202412.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P8202411.JPG - 旗津地區的傳統民居

 

遊走在旗津巷弄之中,尚可發見咕咾石古厝,

這應該在旗津地區歷史最久……….

 

卻多以頹廢不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