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南鼓山地區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
此一通漁港的鐵路日語稱為濱線 (Hamasen),當地居民以台語發音稱為「哈瑪星」。
因高雄港與舊高雄車站的設立,哈瑪星成為當時水陸交通的總樞紐,
是當時高雄市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亦是本市最先走入現代化的地區。
然而時代演進,隨著腹地不敷使用,高雄車站及漁市場陸續移建後,
哈瑪星的繁華逐漸褪色……….
哈瑪星原本是海域,日治時期時,日本當局在高雄建立港口,
為了疏濬航道,於是利用淤泥填海造陸而形成。
「哈瑪星」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
日語稱為「濱線」(はません,Hamasen),當地居民以臺灣話稱之為「哈瑪星」。
哈瑪星一帶在日治時期分屬壽町、新濱町、湊町等行政區,都是新生地。
而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魚的濱海鐵路,
且因該地區的各種行業幾乎皆與港區及濱線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南鼓山地區。
哈瑪星設立的「打狗停車場」(今高雄港車站)為縱貫鐵道的終點。
附近不但是高雄市政經中心,更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曾是當地最繁榮的地區,
但因市中心東移而慢慢沒落;
近年來則朝著觀光等方向發展。
哈瑪星範圍較廣,泛指南鼓山地帶,
涵蓋日治時期的壽町、湊町、新濱町等地區………
進入哈瑪星,舉目所見,有不少棟巍然矗立的老屋,
這些老屋的屋齡已近百年,但因結構堅實,建築宏偉,
看來依舊堅固挺立。
漫遊在新濱町,
透過街屋的展現,
不難想見當時哈瑪星的富庶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