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兩個紅毛港,一在高雄小港位於東經12029分,北緯2229分,

一在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中央略偏西處。新竹的紅毛港是因為1646年,荷蘭人在該地遭遇海難上岸而得名,

清代稱紅毛港庄,1920年改名紅毛庄,二戰結束後改稱紅毛鄉,1956改為新豐鄉。

 

另外一個就是高雄市小港區紅毛港。



 

紅毛港之名最早出現於中文文獻記載,依據清光緒18年(1892) 出版之《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

〈鳳山下里圖〉,海汕庄、紅毛港庄,同屬鳳山縣的鳳山下里。

光緒20年(1894) 出版《鳳山縣采訪冊》中則有

「紅毛港堰(),受曹公圳下石橋溝,同八里長,距縣十八里」之記載。


 

日治時期的紅毛港,沿襲清末台南府舊制隸屬台南廳鳳山縣鳳山下里。

大正9年(1920) 101日,重劃行政區域,將原有之海汕庄南部與紅毛港庄北部靠海地區,合併為現今的紅毛港,

改屬高雄州鳳山郡小港庄,原紅毛港庄與海汕庄兩地名皆不再使用,紅毛港劃分五個保(保甲制度),由南而北為一至五保,

並於紅毛港設有「紅毛港派出所」管理。


 

1933年紅毛港公學校成立,1951改名海汕國民學校;

紅毛港派出所也更名海汕派出所,

紅毛港主要道路海汕路,印證了前述紅毛港與海汕的地區關聯性。

 

 

 

1945國民政府來台以後,紅毛港五個保分別改名為海澄、海昌、海豐、海原、海城等五村,行政上隸屬高雄縣小港鄉。

民國56年(1967) 因高雄第二港口開闢,海城村之北半部姓張仔聚落,遷至對岸小港「臨海新村」,紅毛港之面積稍減。

1979,高雄市升格為院轄市,小港鄉又併入高雄市,行政單位鄉改為區,村改為里。

 

 

1967年高雄港第二港口開闢,紅毛港因此與旗津的中洲地區分離。

在小港工業化與高雄港區擴建的過程中,紅毛港逐漸被貨櫃碼頭及工廠等設施包圍;

長期的填海造陸,也使當地漁業所仰賴的海岸生態受到破壞

同時紅毛港因為被劃入工業區或港區計畫之中而實施禁建,並計畫遷村

 

 

 

20065月,紅毛港遷村作業中的拆除工程開始,同時也進行文物保留

2007年,紅毛港遷村作業完成,土地點交高雄港務局,之後再轉交陽明海運

紅毛港原址聚落完全被移除……….

 

原本的紅毛港地區則興建了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

 

紅毛港遷村,僅留下紅毛港文化園區一隅。

園區以意象策展取代原貌重現,利用老房子的原本構件,結合仿古建築手法,

呈現仿如過去在紅毛港聚落生活時的虛擬實境。

刻意將戶外展示區的建築體蓋成未完成的樣態,

這種安排陳列方式讓大家容易觀察老房子興建的過程及建材的運用方式,

藉此延伸想像,重溫紅毛港聚落生活。

 

建築是聚落的語言,紅毛港聚落建築最迷人的部分就屬傳統民宅,

透過建築看到先民的故事,過去漁民們由於漁撈順利、生活富裕,為了彰顯自己的財力,

遠從澎湖請來工匠打造一棟棟的美宅,




彩繪瓷磚、彩色洗石、水泥雕花等等,從日洋合建的建築到民初樣式的建造,

在屋宇中我們也清楚的窺見歷史以及民族脈絡,

聚落保有各姓的堂號………..



 

紅毛港因位於南台灣更重要漁場之一,

明朝中晚期,閩南一帶漁民於冬季為了方便捕撈烏魚就大量來此 搭建漁寮 從事捕漁工作,

後來因環境較為適應,就逐漸定居下來,此外另有一些來自金門 、廈門、 烈嶼(小金門) 銅山等地的漁民也 前來定居,

這些就是原來生活在紅毛港的居民

 

如今,

村民已散落各地,

聚落只能在影像中追覓…………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