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的沿岸許多村名均以「溪」、「寮」來命名,例如溪寮村、上寮村、大寮村、過溪村及潮寮村等。
話說 早期下淡水溪(高屏溪)西岸土質肥沃利於耕種,當地住民建置草藔開墾,
逐漸形成幾個以藔為名的聚落,包括溪埔寮、頂大寮、下大寮及潮州寮。
其中「下大寮」即今大寮里轄區內的主要聚落。
由於名稱聽起來不吉利,因而刪除「下」字,改稱「大寮」。
從清治到日治初期,今大寮里地區隸屬小竹下里大藔莊,
庄內有頂大藔、下大藔、後壁藔、芎蕉腳、考潭藔、洪厝埕等聚落。
大正9年(1920) ,全臺行政區劃大改制,原小竹上里所轄之舊制街庄磚仔磘莊、
翁公園莊、山仔頂莊,及小竹下里所轄之拷潭莊、赤崁莊、大藔莊合併成立新制街庄大寮莊,
隸屬高雄州鳳山郡。
原舊制大藔莊改制並雅化「藔」字而成為「大寮」大字。
民國35年(1946) ,大寮莊改制為大寮鄉,隸屬於高雄縣;
其下屬之大寮大字則分拆為上寮村(頂大寮)、大寮村(下大寮、後壁寮)及三隆村
(芎蕉腳、考潭寮、洪厝埕)三個村。
至於溪埔寮,則改制為今日的溪寮里……….
穿梭在西寮的巷道之中,舉目隨處可見山牆上有著洗石子裝飾樣式的三合院,
其中最多可見的姓氏為黃姓,俊問則多為江夏。
由此可見,此聚落唯一以黃姓為主的聚落。
話說有黃氏大宗譜載,以陸終長子昆吾之子高,為一世祖,
又云十三世石,佐周有功,賜姓為黃,世居江夏(今湖北雲夢),從此繁衍各地,族人遂以「江夏」為郡號
,而後遷河南固始,至六十八世黃珣即徙江西信州,七十三世黃志,由信州遷福建邵武:
八十六世黃肅生四子,分居福州及江西南劍,九十五世黃久隆生三子,長黃江居晉江,支分南靖,
次黃元居建寧,移漳浦,支分平和:三黃詔居平和,支分詔安及潮州,九十五世另有黃久安亦三子,
三子建聯遷河南固始,適值金亂,又徙杭州,遂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饒平、陸豐等地。
由附近有張簡大姓地入墾推敲,
該地之黃姓亦應多由漳浦南靖一帶遷入吧 ?
明清兩代,黃氏族人渡海來台者眾;
來自福建泉府者,計有南安、同安、安溪、晉江等縣;
來自福建漳州府者,計有龍溪、南靖、海澄、詔安、平和、漳浦等縣;
來自福建汀州府者,計有永定縣;
資料上倒是說明不多,
無法進一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