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頂鄉位處屏東平原西南部,明鄭時期是鳳山八社「力力社」平埔族馬卡道族之墾居地,
漢人約於康熙三十年〈1691〉之後沿力力溪〈東港溪〉、下淡水溪〈高屏溪〉新園港西村一帶進入崁頂開墾,
由於漢人天性辛勤,不斷的拓墾的結果,在乾隆38年〈1773〉崁頂地區土地幾已闢為良田,
當時港東里嵌頂街已是人口密集的聚落……..
本地北極宮旁今存有一塊乾隆39年「崁頂街庄禁掘沙土護塚約碑」所載碑文:
「港東之里有街曰崁頂,人煙輻湊,四民雲集,巍然一巨鎮也…..」可為佐證。
「崁頂」地名由來,乃因本地地勢高亢,昔日每逢雨季,四周鄉鎮常遭水患,唯獨崁頂能免。
另傳係因先民自福建渡台沿力力溪上溯,向東眺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一塊特高的坡坎,
就近觀察,發現坎上長滿竹林,地勢較四周地區突出,便將此地取名為「崁頂」。
台灣文獻中,康熙35年繪製的台灣輿圖已出現「港東里」(今崁頂港東一帶)名稱。
「崁頂」地名,最早出現在康熙49年〈1710〉『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卷二,規制志,頁四○‥
「社倉,一在港東嵌頂。一間」』
「社倉」係指清代官方糧庫,由此推斷當時的崁頂已有相當發展……..
力社村主要聚落,由鹽館路、舊店路貫穿,這二條老街據聞明末清初時為鹽商雲集之處,
帆船可沿東港溪上溯至此,各式貨物批發零售,交易活絡,讓力社成為附近三十六庄的首善之區。
明鄭時期漢人渡台時發現此地番社番人特多,民風剽悍,漢人心慄於是取名「力力社」。
迨俟滿清皇帝康熙命提督施琅率兵伐台,陳籌率族人自福建永春來台赴力力社之南墾荒,
或以侵墾、或以騙取或以典購的方式取得番地,多數土番因而流離失所。
有一部土番因衝突事件而被漢人殲滅,一部土番被迫向萬巒、萬金及赤山一帶竄逃。
更多數的土番被賜姓歸化或通婚漢化,並冠以「陳」姓或「潘」姓。
嘉慶之後,本庄再無土番,力力社更名為「力社」。
力社北院廟源自清乾隆初年,約有二百六十多年,
是福建安溪縣人氏陳流攜同陳姓族親及祖師公香火渡海來台,在本庄落腳發展順利,
加上陳姓族人與平埔人漢化迅速,不久,全村部份為陳姓族人所據。
北院廟之所以取名為「北院」,乃是因為陳姓先民來福建泉州安溪縣,
蓬萊山清水嚴寺正座落安溪成北方,早期渡台先民懷念故鄉,因而取名為「北院廟」,
舊店路內有一陳家古厝,
門樓門額上保有斯是陋室字樣。
按 : 劉禹錫的陋室銘提及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就是這門額的寓意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