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寮」位於屏東縣枋寮鄉台1線與台17線的交會處,由現今的「天時」、
「地利」、「人和」三村形成昔日的「水底寮街」。
「水底寮」聚落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明永曆12年(1658),當時大武力放索社的馬卡道族,
由「浸水營古道」進入此處狩獵及開墾,因原本為森林中的積水窪地,而稱為「水底寮」。
清康熙50年(1711)枋寮墾首黃茂純率眾至水底寮拓墾,
後在此設有「換番所」(漢番交易之處),逐漸聚集成街市,
為清朝漢番交易的重鎮……..
枋寮鄉原來是一片森林,清康熙年間福建彰州居民渡海來台伐木鋸板搭寮而住,取名為板寮後改名為枋寮。
清代年間本地隸屬福建省由台南府鳳山縣管轄設總理一人辦理行政,光緒二十二年本鄉成立水底寮庄、北勢寮庄、
北旗尾庄,每庄設總理一人治理政事,明治31年(1898) 將三庄的總理制度廢止改設區長,置其辦事處於枋寮及水底寮,
隔年三月施行保甲制度,聯合甲置於水底寮。
到了大正九年(1920) 制度改正將原設港東下里枋寮庄、番仔寮、水底寮庄、
以及大響營庄等合併為枋寮庄並設役場。
光復後改稱為枋寮鄉隸屬於高雄縣管轄,
民國三十九年地方制度實施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劃歸於屏東縣至今。
由於鄉公所設置於枋寮庄,水底寮庄因而沒落了下來…….
水底寮開拓時間相當早,約莫在清初就已開拓,
且此地的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的古厝都有七、八十年到一百多年歷史,
建築設計非常精美,相當值得玩味。
位於天時村三欉榕附近的「陳家洋樓」,在坍塌的現況中,只能從外形、材料回溯歷史景觀。
洋樓正面外牆以灰泥飾帶,仿當時總督府的樣式,二樓明間並以弧射飾線,形塑恢弘壯碩的氣勢。
是一棟帶有辰野建築風格的洋樓民居。
據說該屋主姓陳,為日治時期保正,亦曾擔任第一屆屏東縣議員。
不過,年久失修,洋樓風華盡落斷垣殘壁中…….
客庄客家拜新丁習俗大眾耳熟能詳,但是「閩南庄」也拜新丁可就非常罕見。
水底寮聚落,全庄皆雖屬閩南村落,不過每到土地公生日,竟也有拜新丁習俗,
獨特習俗早已流傳百年,為當地人引以為傲。
水底寮庄3村共5個角頭雖為閩南聚落,但庄內卻也有「拜新丁」習俗,
不過祭祀物迥異於客家新丁粄,半斤到12兩的「丁龜」(紅龜粿),擺滿了供桌,
場面非常之壯觀。
祭祀完後,拿著登載寮內角所有男丁的戶口查察簿,挨家挨戶分送
「丁龜」給男丁家庭,據說該習俗已流傳百年,
也是水底寮庄獨特的土地公慶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