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
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年代從七、八十年代到一百餘年不等。
透過古厝巡禮,我們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
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文化、構造方法、建材…….
「水底寮」聚落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明永曆12年(1658),當時大武力放索社的馬卡道族,
由「浸水營古道」進入此處狩獵及開墾,因原本為森林中的積水窪地,而稱為「水底寮」。
清康熙50年(1711)枋寮墾首黃茂純率眾至水底寮拓墾,
後在此設有「換番所」(漢番交易之處),逐漸聚集成街市,為清朝漢番交易的重鎮。
水底寮的開發是由南往北, 最早在今觀音廟附近,三叢榕仔附近則發展較晚。
老一輩稱此叫北門口,意謂水底寮部落的北面門戶。
根據枋寮國中歷史老師林榮華的考証,三叢榕仔老一輩稱北門口榕,
原有三棵茂密的榕樹而得名。
由於出此之外即為番界,傳說甚多,是一甚具歷史意義的時空…….
現今的「天時」、「地利」、「人和」三村形成了昔日的「水底寮街」。
水底寮古厝之中堪稱最氣派的「趙家古厝」就在圓環邊,
一開始就會注意到它高聳的咾咕石外牆,但洋樓式的立面因雜草樹木叢生而被遮蔽。
可以往前走到洋樓背面,清爽整潔許多,
洋樓雖已荒廢,但庭院另一側老厝似尚有人居住。
( 數年前紀錄照片 )
原古厝正面已完全被樹叢所掩,只隱約從林蔭間窺看到
似曾相識的繁華………
對照幾年前的紀錄照片,
荒廢是更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