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良廟位在子龍里,為佳里最東邊,庄因廟而名。
此地昔為明鄭部眾福建「同安縣田邊鄉馬厝巷」林六叔之墾地,清時屬佳里興堡,
因位佳里興之東,故昔稱東勢寮。
當地聚落也因廟得名為「子龍里」或再訛作「子良廟」,
日治時期糖鐵並設置子良廟車站。
清康熙三十年(1691),庄人林廷龍於捕魚時,偶然拾獲一段被蟲蟻喫咬成「常山趙子龍」
字樣的樟木,心想神明顯靈,遂迎回祀之。未幾,有唐山師傅自云受趙將軍托夢,來此為神尊刻像,
計刻神像二尊,即今廟中所祀之大子龍及二子龍。
初奉祀神尊於草寮中,至乾隆二十年(1755)使建廟,並取名永昌宮,
原因趙子龍曾被冊封永昌亭侯,庄名東勢寮亦於此時改稱子龍廟。
定廟宇落成日,農曆二月十六日為子龍爺誕辰日,
有請水、煮油之儀式,為歲時重要活動…….
日治時期發生「竹篙山之役」,庄人林波曾參與林崑岡所發起之乙未抗日活動,
因此林波之子林泮創辦麻豆書香院時,一生不染日人習性。
而林泮之子林芳年為北門七才子之一,為台灣早期著名的文學家。
根據調查,子良廟多為林姓……..
位於永昌宮附近的一處三合院古厝,
仍保留著細緻的木雕門扇,護龍的廂房內亦可見字畫及彩繪殘跡。
可見其昔日必定更加地華美 ……
無從確證其姓氏,
姑以林姓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