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後壁鄉誌」描述,在後壁村和侯伯村之間早期有一條大溪,民眾必須渡筏而過,
當時有一位鬍鬚伯仔在這裡築寮渡筏維生,後來這個地方就被稱為「侯伯寮」。
又因位於「頂茄苳」後方,當地人也以閩南語慣稱「後壁寮」……..
明鄭時代屬承天府天興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設臺灣府,下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
本地屬諸羅縣,隸屬於福建省,是時尚為荒蕪之地。
雍正年間設廳,改屬鹽水港,管轄下茄苳南堡、下茄苳、北堡及自鬚公潭之白沙墩庄,
後因行政區再度調整,始改隸嘉義廳。
日治時期以後,因為音誤而改稱為「後壁寮」。
從日治時期所繪製的「臺灣地形圖」來看,當時「後壁寮」的聚落中心是指現在的侯伯村一帶,
今日被稱為後壁村的地點在早期則庄外的荒地,戰後,車站附近才另設一村並為行政中心,稱後壁村,
原來的聚落則稱侯伯村。
迨至大正九年(1920)九月一日廢廳改制,設州、郡、庄,
將原嘉義廳下茄苳南堡、本協庄、鳥樹林庄、安溪寮庄、下茄苳北堡、菁寮庄、崩埤庄、長短樹庄、
竹圍後庄、新港東庄、上茄苳庄、土溝庄及白鬚公潭堡、白沙墩庄等合稱「後壁庄」,
並劃歸臺南州新營郡管轄。
後壁區在明鄭時期就已經開發,區內東側嘉苳村的「本協」這一地方就是明鄭的設營屯田的地方。
另外,上加冬與下加冬等地名也在明鄭時期即已出現。
清朝之後,漢人從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開拓,下加冬就是其中一個開發據點,
諸羅縣志寫到:「…商船輳集,載五榖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
當時下加冬有設汛,置把總一員,步戰守兵八十五名,到了康熙末年,下加冬莊內已出現下加冬街,
更為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
其後,店仔口街(白河)興起,下茄苳街漸趨沒落。
日治初期,區內發展重心轉到菁寮,
1917年於菁寮設立的「菁寮信用組合」(後壁農會前身)可為印證。
之後日本人鋪設的縱貫道路與縱貫鐵路通過後壁寮附近,
當時菁寮士紳黃謀、黃冬(黃崑虎之父)、黃振隆、黃振德兄弟四人認為後壁車站附近具有發展潛力,
於1924年遷居於車站南方,合設「黃振興合資會社」經營生意,並招募沿海墾民從事農耕,開墾廣大荒地,
後壁車站附近逐漸開發起來。
戰後,車站及其附近區域合成一村,稱後壁村(第一屆村長就是黃冬),
成為後壁區新的行政中心…….
烏樹林一帶的居民最早是從泉州的「安溪縣清溪社」而來,
一開始定居在現在聚落的北邊,居民以養母豬為業,因此得名「豬母坑庄」。
不過,因為「豬母坑莊」的地勢較為低漥,而常遭水患,所以居民決定向南遷至烏樹林開墾,
那時的行政區域屬「下茄苳南堡烏樹林庄」。
日治時期,日人在烏樹林西南邊設置了「烏樹林製糖所」,許多外地人先後來此謀生定居,
這時連同原來的烏樹林庄與製糖所都稱為「烏樹林庄」。
大正九年(1920) 行政區域有所改變,烏樹林庄隸屬於「台南州新營郡後壁庄烏樹林」。
烏樹林糖廠建於明治43 年(1910) ,曾經是遠近馳名的白糖產地,
而轄屬的烏樹林車站,亦曾擔任早期台南縣後壁、白河、東山與新營都會五分車鐵道連結的樞紐,
烏樹林糖廠在日治時期曾因生產的糖品質優良且風味獨特,
獲得日本皇室採用,有「御用糖」之稱號。
光復後,後壁鄉內設村,「烏樹林」因原庄墾民與糖廠會社外來工人的生活型態頗為懸殊,
便分為兩村,東半部的原庄命名為「烏樹村」,糖廠的南半部及北郊則名為「烏林村」。
烏樹林糖廠停工後,烏林村戶數口漸少,因此在九十一年六月底廢村,
同年七月起一同併入烏樹村。
村中老人主要務農維生,以生產水稻,種植蔬菜為副,
過著儉樸安祥的和樂生活……
年輕人則多離鄉背井在城市中謀生。
聚落內有一陳姓古厝,據說是以前保正的家。
從步口廊前後的斗拱木雕、窗櫺門扇,花磚以及樑枋彩繪等的精美程度看來,
在這之前,應該是棟華麗絕倫的古厝。
可惜已荒廢破敗,
孓然一生在夕陽餘暉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