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區舊名「八芝蘭」(Pattsiran),為平埔族語「溫泉」之義。
在漢人尚未入墾之前,為平埔族「麻少翁社」居住地。清時實施堡里制,簡化其名為「芝蘭堡」。
清末時因當地讀書風氣興盛,科考人才輩出,遂改稱「士林」,有「士子如林」之涵義。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實行街庄制,士林隸屬臺北州七星郡,設「士林庄」。
後因人口聚集,乃於1933年升格為「士林街」。
明末鄭成功北路軍隊屯兵於唭哩岸即有漢人漸次入墾。
康熙48年(1709),漢人大舉在今雙溪、基隆河及劍潭山 間的沖積平原墾荒,在基隆河岸今前街
附近蓋茅屋居住,並搭建一間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後來陸續發展出十幾間店鋪。
乾隆6年(1741)基隆河水氾濫衝毀了福德祠,
居民往上游稱為「蘭林街」的地方新建芝蘭廟,再度聚眾而成為街肆。
嘉慶8年(1803)將蘭林街改稱為芝蘭街,
嘉慶17年(1812),芝蘭廟改祀神農大地為主神,同時易名為神農宮。
神農宮逐漸成為芝蘭街的中心,咸豐9年(1859)漳泉械鬥中芝蘭街焚燒殆盡。
事後鄉紳倡議建新市街於下樹林,這就是後來新興的士林。
市街大約在同治3年(1864)完成,是由富紳廩生潘永清所主持。
潘氏主持之新街計劃是劃定方形城廓,城中心南邊建置慈誠宮。
大東街由曹厝負責,大北街由板橋林本源及芝山巖楊家支助;
大西街則由潘家負責,其族人宅第則建在廟之西南側。
先定路線開水溝,才劃定店鋪位。並在街之外圍築土城,設隘門以防盜賊。
據載城外開鑿有運河,亦當成護城河城裡的街道成為方格型,
機能很清楚,大東街及大西街為肉市,大南街為瓜市及花市;大北街則為魚市菜市。
廟前本來有寬大的廣場,但在日治時期大正3年(1914)改建為市場。
部分庄民留在舊街戮力重建,好不容易扶傾興費,
卻於同治6年(1867)再次毀於地震,士林的重心自此完全轉移到新街。
新街初建時已闢大北路、大南路、大西路、小東街,通稱八芝蘭街。
日治初歸台北縣,又建小北街,明治三十四年(1901)廢縣置廳,以八芝蘭士子如林美譽,
正式改名為「士林」,並設置士林支廳。
昭和八年(1933)格庄為街,廣義的士林街和今日士林區接近。
翌年續開大東路便利士林紙廠運輸,
至大正末年,新街道路全部完工。
再走一次士林老街,
探索未知的角落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