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位於中部西海岸,在漢人大量移入前原為巴布拉族 Gomach社的聚居地,
現今清水的西社社區一帶,舊稱「社口」,就是當時巴布拉族的出入口,
而清水的舊地名-牛罵頭,便是藉Gomach的音譯而來。
清康熙年間,清水尚屬未開發的不毛之地,
雍正年間已有漢人大規模的湧入清水地區並向平埔族租地墾殖,並有官軍在今日的營盤巷駐防。
到乾隆年間,才逐漸發展成為市集,發展成為中部的稻米和山產的集散地。
早期清水的漢人移民,以來自閩、粵為主,現在位於清水大街路上的三山國王廟。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開放有業良民可攜眷渡台墾荒,尤以泉州府移民的楊姓、蔡姓居多,
楊、蔡兩族落腳於社口,大量墾殖,自此兩家族繁衍開來,
時至今日,楊、蔡兩姓仍為清水兩大姓。
康熙二十三年(1684)福建施琅提督攻台,開始在台灣設立官署,清水地區為諸羅縣所轄,
此後在雍正元年、光緒十四年,歷經彰化縣、台灣縣建制。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置臺中廳後,清水為牛罵頭支廳下的「公館、牛罵頭、三塊厝、四塊厝區」;
明治四十二年(1909)10月,清水涵蓋當時沙轆支廳下的「牛罵頭、公館、四塊厝區」。
大正九年(1920)台灣總督府實施「五州二廳」制度,台中、南投兩廳合併為臺中州,清水改為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
首任街長楊肇嘉以當地水質清澈甘美將牛罵頭改名為「清水」,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在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之前,清水的政商中心集中於大街路一帶,早期的大街路相當繁華,
如帽席檢查所、郵便局、電火局、自來水廠、消費市場、輕便車站等,著名的杏花天酒家、朝鮮樓亦座落於此,
另有本島人旅館、山本旅館可供外地人住宿,由此可窺見當時大街路的榮景,
雖然後來的大甲郡役所已遷往新闢建的陸軍路(今中山路),
總督府也有意計畫將政商機關陸續遷往,
但總體而言,大街路的繁華一直維持到中部大地震為止。
新竹和台中大地震後,台灣總督府對台灣中部展開全面性都市更新,
而清水的都市重建計劃採棋盤式街道,在政商機關陸續遷往陸軍路後,也宣告清水的重心正式西移,
時至今日,中山路、光復街、新興路一帶仍是清水最繁華熱鬧的地段。
在清水陸軍路(今中山路)尚未闢建之前,大街路是清水最繁華的一條街道,
清水首富蔡源順家族、蔡泉成商號、王記油車間等,都位居在大街路一帶,
還有熱鬧的酒家、消費市場、派出所、輕便車站等都在這一條街上。
位於大街路上的紫雲巖,香火鼎盛,周邊老店林立,還可以發現許多日治時期建築,
位於紫雲巖左前方不遠處的光復街新生巷口,就有一棟典雅精巧的日治時期建築「李氏洋樓」,
而在北寧街、清水街及文昌街等街道巷弄裡,亦不難發現日治建築的遺風……
清水文昌街十八坎仔,建造於昭和十二年(1937),
總共有十八間商店,如西裝店、柑仔店、家具店、中醫店及西藥房等,所以稱為「十八坎仔」,
兩側建築物設有鈴蘭花形的路燈,故稱之為「鈴蘭街」,
鈴蘭街是清水街上最繁榮的商店街,有如日本東京的銀座般,
故又有「銀座街」的雅稱。
曙橋是一座日治時期殘存的小橋,
橋頭有殘破不堪的舊時街屋,應該是馬路拓寬時拆去前段,
僅存的或許是後進的部分?
隔著小圳溝,
這一頭隱身在巷內的三合院,仍維持著昔日的羞怯模樣…..
門額寫著蘭亭,
不知是否有其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