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年荷蘭人攻打北台灣,從西班牙人手中取得台灣北部的經營,著重煤、硫磺等礦業資源的探採。
從荷蘭人繪製的大台北地區老地圖中看到,從外木山到萬人堆鼻之間的海岸,有50 Smits Cool Bay的地名,
即煉鐵用的煤炭灣澳之意,推測在外木山山後附近,當時有煤礦開採。
1894年基隆廳基隆堡下的街庄記錄中,已發現外木山庄的範圍。
當時的協和社區外木山漁港附近,只有散村,無明顯聚落型態………..
最早移民到外木山海岸一帶的原因,可能是基隆內陸可以開闢農田已飽和,被迫選擇海邊,
由於海邊農田一年只能收成一次,逼使擅於農墾的漢人移民轉而學習從事漁業生產。
日治時期開始,木山澳仔就已經被列入要塞管制地區,
有禁建、禁止山坡地開墾、禁止砍伐樹木等列管措施。
1896年時,行政區劃為台北縣基隆支廳基隆堡下的外木山庄,範圍包括今協和里及文化里。
三○年代時,木山澳仔這裡才幾戶人家而已,以捕魚來改善生計,當時這裡沿海的魚產相當豐富。
然而,海岸漁船的停泊條件並不好,所以自行開築海溝,使小船可以拉上來靠岸停泊,慢慢從幾戶
變成十幾戶、二、三十戶人家。
1920 年,日本人成立台灣肥料株式會社,在基隆設廠,1935年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在外木山設廠。
不過,當時對木山澳仔附近的居民似乎都沒有什麼影響,去台肥一廠工作的非常少,只有會暈船的
人才因為無法適應漁業而去上班。
木山澳仔在二次大戰後,改為協和庄。
早期的木山澳仔,以姓張、鄧、王的人家較多。
戰後台灣的經濟陷入困厄的低潮期,各地工作機會都很少,而焚寄網漁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有一些人就從白米甕、仙洞、大武崙、牡丹坑、宜蘭及桃園等地來這裡作海腳(船員),
許多人也慢慢落地生根,才使木山澳仔聚落發展起來。
1946年時,為基隆市中山區協和里,外木山改為協和里;
1952年,因台肥一廠大量興建員工宿舍,人口激增,且位在台肥的北邊,所以從協和里中劃出北肥里,
1978年,因北肥里名稱不雅而改成文化里;
協和里的區劃則沿續到現在……..
在七○年代以後,木山澳仔對外的兩條路相繼築好之後,
交通的方便也使這裡魚產的運輸更加自由,由於聚落人口的增加,住屋不敷使用,
因此區土地缺水而無法耕種,後來透過和市政府協調以都市計劃來作土地重劃,
將田地變成建地,暫時紓解在地住居的壓力。
過去,要塞地區的管制限制了木山澳仔正常的發展,
如今,協和火力發電廠進駐後,許多大油庫又分布在漁港的兩側,
漁業又正在沒落之中。
漁港能朝向休憩漁市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