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500.JPG - 再訪  仙洞巖

仙洞巖寺位於基隆港口西北側山壁下方,在歷經基隆港於日治時期興築、與海岸地貌變遷之前,

巖凍原應為直接臨海的狀態,經海水經年累月侵蝕,形成1個深約80公尺的洞穴,此洞穴正是

今天所稱的「仙洞」,

 

DSC03526.JPG - 再訪  仙洞巖

 

而「巖」字意義其一說明洞穴所在山巖,

其一則出於臺灣「巖仔信仰」,意即臺灣民間佛、道共存的信仰型態。

 

IMG_20160209_151845.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7.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500.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8.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9.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502.JPG - 再訪  仙洞巖

DSC03501.JPG - 再訪  仙洞巖

 

 

仙洞巖自清同治11(1872) 開始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另稱「代明宮」。

在日明治39(公元1906)將佛祖遷出,以日本七福神中的弁財天神  (另書為辯才天神,為日本

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象徵口才、音樂與財富的女神)  取代,稱為「最勝寺」。

 

IMG_20160209_151910.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5.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4.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6.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525.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1.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89.JPG - 再訪  仙洞巖

 

隨著日治時期結束,釋迦牟尼佛等神明重新在此受供奉,然而寺內仍將弁財天神的祭祀保存迄今。

而今日「仙洞巖佛寺」的眾多佛像中,有2座石觀音,

為大正10(1921)由日本渡海來臺的33尊觀音像其中之二,

分別為第9番的不空羂索観世音菩薩與第10番之千手觀音。

 

DSC03503.JPG - 再訪  仙洞巖

 

 

 

 

 

 仙洞內部通道中題刻遍布,除清代官員和文人的手筆,

例如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梁純夫(生卒年不詳)以行書題的「仙洞」,

分巡臺澎督學使者夏獻倫(生卒年不詳)以草書題上「海外洞天」

還有清光緒4(公元1878)征討東部加禮宛番社的紀念文等。

洞穴內部亦不乏日治時期、甚至今日遊客刻字、塗鴉等。

 

DSC03488.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87.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84.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85.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86.JPG - 再訪  仙洞巖

 

 

 

 仙洞巖有「小敦煌」之別稱,

主要是因洞內岩壁上刻有「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石雕佛像,

此石雕由來則為民國60年代 (1970年代) 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1958-    ) 的作品。

 

 

仙洞聽濤在清朝時是基隆八景之一,洞窟岩壁有不少名人題字及遊客塗鴉。

騷人墨客亦有詩文描述仙洞景點。

 

DSC03490.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3.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492.JPG - 再訪  仙洞巖

 

 

 

例如清末文人徐莘田的〈基隆竹枝詞〉,曾寫道:

 

 

 

 仙洞幽深別有天,崎嶇一徑入螺旋。

 

 遊人多少留題詠,百尺蒼崖姓氏鐫。 

 

  

IMG_20160209_151814.jpg - 再訪  仙洞巖IMG_20160209_151827.jpg - 再訪  仙洞巖

 

 

 

清末文人林朝崧(18751915)的〈基隆仙洞〉則寫道:

 

 

 

 打槳來遊小洞天,洞深不見古時仙。

 

 燃燈曲覓巖間路,拂袖涼沾石罅泉。

 

 蝙蝠群飛爭此穴,鳳鸞重到定何年。

 

 料知上界真人府,舊隱難忘碧海邊。

 

 

可見當時仙洞巖地處海邊,可以聽見浪潮聲,當時遊仙洞,還得搭小船。

 

DSC03524.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523.JPG - 再訪  仙洞巖DSC03522.JPG - 再訪  仙洞巖

 

清末文人蔣師轍的《臺游日記》所記亦相同。

蔣師轍在光緒十八年(1892)從基隆離台,返回大陸。

停留基隆時的日記曾經寫道:

 

 

 

 「隔岸有仙人洞,田撰異題名在焉。擬拿舟往訪,

而驚濤一葉,狀殊可危,心懾而止。」 

 

這些詩文增添了不少

仙洞的文史氣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