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郡天后宮是 祭祀海神媽祖建築中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的廟宇,素有溫陵聖廟之稱,
位於泉州城西南部的天后路,離晉江河畔不遠的德濟城門內,是古代泉州城最為繁華的地方,
也是船舶客航聚集之地.由於泉州在宋元時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口,
也是海上絲路的起點。
藉著貿易的興隆和對外的移民熱潮,泉州媽祖因而遠播至臺港澳和世界各地,
為她這塊土地的子嗣庇佑,
泉郡天后宮也由此成為歷史上媽祖信仰的發祥地,
1988年被國務院審定 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人習慣把天 后宮叫天妃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 ,坐北朝南。
主體建築分佈於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依次有山門、戲臺、東西闕、正殿、東西廊、寢殿、
角亭、梳妝樓等,佈局嚴整,風格獨特,
是海內外眾多天后廟宇的建築範本,
也是歷史上天后信仰極為重要的傳播中心………..
史料記載,泉俊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
傳說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
實當浯江巽水二流之匯,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時,羅城尚在鎮南橋內,而是宮適臨浯浦之上。」
當時建的這座媽祖宮規模已經很大,有三殿、山門、兩廊、兩亭。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對莆田湄洲媽祖廟賜額「順濟」,稱為順濟宮,
74年後媽祖文化正式傳播到泉州、泉郡天后宮 (初名順濟宮 ) 開建。
泉州順濟宮建後十五年,南宋嘉定四年(1211)郡守鄒應龍於筍江下流造石橋,以近順濟宮,因名「順濟橋」。
石橋位於順濟宮前,橫跨晉江,全長一百五十餘丈,寬一點五丈,橋上有石欄桿、塔幢,橋頭有威武的石將軍、橋堡,
橫匾上書「雄鎮天南」四字,橋中石刻「順濟橋」三字。
中外商船泊於岸邊江中,首先看見的就是順濟宮和順濟橋這兩座雄偉的建築,
「順濟」、「媽祖」之名隨之四海傳揚。
明永樂五年(1405)出使西洋太監鄭和,奏令福建鎮守官重新其廟。此後朝廷節遣內宦(太監)及給事中行人
(對外使節)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滿刺加等國,率以到廟祭告祈禱為常,永樂十三年(1415),少監張謙出使渤泥
(今加里曼丹島文萊一帶),從泉州浯江(順濟橋一帶稱浯江)啓航,
實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改宮號為「天妃宮」。
清康熙十九年(1680)施琅徵海,師次於此,「神湧潮濟師」、「有助順功」。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後「,后易宮名為「天后宮」康熙二十四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來宮致祭。
雍正元年(1723)御書匾額「神昭海表」,今懸掛於殿中,乾隆後歷代有重修。
建築群還保存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建築,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規模最高規格、年代較早、而著稱於世的古蹟,
1987年由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殿又稱大殿或天后殿,是供奉媽祖的地方,重簷歇山頂,面寬五間,進深五間,
台基高出地面3尺,四周砌築花崗岩須彌座,並浮雕鯉魚化龍、八駿雲火、鶴舞雲中、法器花卉等圖案。
寢殿又稱後殿,位於正殿之後,地勢比正殿高出3尺,
前簷設廊,硬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四間,佔地面積近700平方公尺.
建築保留明嘉靖年代風格,
木作雕刻及裝飾構件集中在明間,使建築整體繁簡有別,主次分明,
也具有泉州建築的特色。
近年來泉州媽和北港媽、大甲媽互動頻繁,寢殿之後有一棟
由大甲媽和北港媽資助重建的梳妝樓,占地面積400多平方公尺,高二層,面寬七間,進深三間,
於2003年9月落成。
建廟時特地用女性世俗的方式修建,
是泉州天后宮建築群裏比較特殊的規制,
具有閩南建築風格。
再次地造訪才驚覺寢殿有其不同凡響的精緻;
尤其在石雕方面,不論是石柱或是石鼓,
其上面的雕飾真的非常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