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丁氏族譜》記載,陳埭丁姓回族的始祖丁節齋(1251-1298)系阿拉伯人落地的蕃客。
在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自姑蘇行賈於閩泉,與漢人通婚,遂卜居城南文山里。
至三世丁碩德(1298-1379)率子丁善,於元末避亂舉家遷居二十七都陳江雁溝里,即今之晉江陳埭,
業日以拓,族日以大,子孫繁衍,成為號稱萬人丁的大姓巨族。
據交通大學 歷史系教授丁崑健 (陳江丁姓的廿四子孫) 考證說,
元朝時阿拉伯望族人士賽典赤瞻思丁(Sayyidjil Shamsuddin omer,1210〜1279) 在雲南為官,被封為「咸陽王」。
其長子納速拉丁在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遷到泉州來為官,其次孫烏馬兒,歷任元朝泉州府同治、
泉州市舶司提舉等官職,
此即是陳江丁姓一世祖節齋公諱謹字慎思。
丁氏家族三代單傳,到了三世祖(名丁夔,字碩德)掌家時代,為了躲避戰亂,
帶領家人(兒、媳、孫共七人)從泉州遷居到海邊的一個灘塗小村陳江住下。
這陳江也就是現在的陳埭。
據說,丁氏家族遷到陳埭,是第四代長子丁善(仁菴公) 的妻子莊淑懿的主意。
莊淑懿是個漢人,而且是泉州富商之女,頗有見識。
當時正值元末,泉州發生了亦思巴奚戰亂,陳友定討伐叛軍,看到長得像外國人的就殺。
莊淑懿說服丈夫和公公,避禍到海邊小村,以農、漁維持生計,避禍於亂世。
為了避免被追殺並取祖先名的尾音「丁」為姓,繁衍成陳埭丁氏家族,
目前的漢姓「丁」就是由「瞻思丁」簡化而來……….
明萬曆時人丁衍夏《祖教說》記載 :
明中葉之後,丁氏在喪葬禮儀方面尚保存著一些伊斯蘭的習俗,但已逐步向漢人的傳統禮教靠近。
據說昔時,丁氏祭祖若上世風氣之未開然也,如殮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
封若馬鬣而淺,衰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為會期面相率西向以拜天。
……厥後殮加衣矣,殯用木矣,葬踰時矣,衰麻棉半矣,祀設主矣,封用壙矣,祭列品而加牲矣。
……葬有踰十餘年者,吉凶有用黃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雖漸變以比於禮,而於非禮之所出者有之,於明潔之尚,吾見其皆莫之省也。
入明以來,在漢族宗法倫理觀念的薰陶下,
丁氏家族的喪葬、祭祀活動也遵照漢人重視墓地風水的習俗,
將祖先崇拜同風水觀念聯繫起來,
祖墓風水也逐漸被丁氏回族當作是達成宗族統合目標的一種文化象徵資源。
比如,元泰甯間,丁氏始祖節齋公(1251-1298)及其妣合葬于晉江縣東門外三十九都驛路鋪
土名東塘頭之原,爾後二世祖述庵公祖妣、三世祖碩德公祖妣、皆以附葬焉,共為壙六,皆同一盤基,封若鬣也。
當時是否考慮風水因素,不得而知。
但四世仁庵公定居陳江後,念去此遠矣,築室墳側,居守者王顯祥。
及顯祥世絕,有徐糞者家鄰吾墳,求承顯詳守,與之。
顯見元末明初時丁氏一族已深受漢人建墳庵習俗的深刻的影響。
明代洪武、永樂年間,丁氏五世祖誠齋公向潘家購墳地,位處晉江三十七都,土名鹿園,
以安葬四世祖仁庵公及淑懿妣。
開築後,誠齋仍志書於石碑之背,其銘曰:
鹿園名山,我貲所置。葬我父母,出自己意。上兄下弟,樂從無貳。植此丹荔,永為蔭庇。示我兒孫,保此重器。
由於丁氏徙居晉江東江(陳埭)自仁庵公始,後裔對仁庵墓地風水更是特別的關照。
明清以來,鹿園祖墓屢被盜葬、墓祠被折毀,
引發丁氏家族與其他漢人家族及墳丁的數起糾紛………
位於泉州靈山聖墓東側的陳埭丁姓回族祖墓群主要就是四世到六世的祖墓,
其右前方還有一、二、三世的合葬祖塋。
從碑記看來,此地應即為前文中所提的鹿園。
丁氏回族祖墓群由於規模頗大,
已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