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堂建於大正十一年(1922) ,為光緒年間秀才曾學熙後代曾成統,因經商致富而興建。
曾學熙之故居,原位於姜家天水堂左側,至22世曾成統因為於北埔、竹東等地經商致富,
遂買下土地遷建新宅於此。
忠恕堂坐北朝南,與北埔聚落朝向不同,經地理師判斷,因忠恕堂與鄰近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相沖,
因此院門方位為西南向,屋頂軸線與秀巒山頂相交,成為北埔聚落中形式特別的建築。
不過因忠恕堂年久失修,後由吳東昇奔走買下,
2005年時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物,後接續獲得客委會200萬元研究及緊急搶修補助,
再獲2325萬元經費,同時所有權人自籌442萬元修復,還原原本樣貌。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5年,由吳東昇基於回饋地方,及維護文化資產的心意,
並結合地方關心文化的人士共同成立,以「金廣福」之名,有追慕先人拓墾北埔之意,
基金會成立後,亦投入姜阿新洋樓的維護與活化,支持客家文化研究與出版。
忠恕堂是一棟座北朝南的客家民宅,大門斜轉西南向,其格局雖僅為「一堂二橫」的格局,
但宅屋順應基地形狀而建,庭院以矮牆分隔成兩個部分,在大體對稱中,仍有部分變化,形成別有特色建築型態,
正面圍牆部分以紅瓦相互交織成精美幾何圖案,並連接歐式山牆,形成變化多端的裝裝飾門景。
其屋頂為硬山形式,火行馬背,入口山門燕尾飛揚,正堂主脊以剔透花磚砌成,兩旁則為美輪美奐的交趾陶,
前廊做成捲棚屋架構成雙層屋架,形式優美。外牆則是仿巴洛克式建築的女兒牆。
宅院大門與祖堂一致且位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後因正對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犯了「泥尖煞」,
故由風水師父指點改為西南向,
門屋的「分金線」對向秀巒山頂與慈天宮及天水堂的中軸線相交於此樂山。
此外,忠恕堂的建築亦即具巧思,其內埕為居住的空間, 外埕則為花園,
頗有書香達貴小邸之意。
《論語》衛靈公篇載:
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說:「其恕乎。」
這也是取忠恕為堂號的由來………..
忠恕堂目前接受團體預約參觀。
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半至4點半,每周二休息,
可電洽03-5803907
(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