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鑾(1783-1846),清時期拓墾人物,金廣福墾號之首。淡水縣九芎林莊人(今新竹縣芎林鄉)
,祖籍廣東惠州陸豐,為大隘地區開山之祖,因屢屢受召協防,受封五品軍功職銜。
姜秀鑾自小天資聰穎、膽識過人,很得官府賞識,於道光六年(1826)年四十四歲出任九芎林莊總理,
奉官差遣,一方面從商開張豐源號,一方面從事土地開墾,到與其弟分家時已家產巨萬。
道光十年(1830)得官方賞與頂戴,道光十三年(1833)五月奏請賞給七品軍功職銜。
道光十三年(1833)又加入南重埔地方的墾務,負責隘「防番」的工作,其資產以及「防番」開墾
經驗為官方所重視,故在道光十四年(1834)冬奉淡水同知李嗣鄴之命在塹南橫崗頂共建隘樓十五座,
雇募隘丁一百六十名,負責沿山一帶的防務。
清道光15年(1835),淡水廳同知李嗣鄴諭令粵籍姜秀鑾、閩籍林德修合組成「金廣福」墾號進駐北埔,
以此為據點組成龐大墾拓組織,俗稱「金廣福大隘」。
金廣福公館即為當時之隘墾總部及指揮中心…………..
姜秀鑾正為金廣福第一代墾戶首。
金廣福之拓墾範圍包括今日之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等地,
至清朝後期已擴展至今苗栗縣南莊鄉、三灣鄉一帶。
金廣福之字義,其中「金」為臺商取名俗例,以金字起頭,取其發財多金之意,
「廣」代表廣東,「福」代表福建,這在臺灣早期閩、粵兩籍人士互鬥嚴重情況下,堪稱少見,
為臺灣閩粵族群之合作立下典範。
不過金廣福的武裝拓墾,也與世居當地的臺灣原住民(賽夏族為主)正面衝突,隘勇死傷無數。
《樹杞林志》就提過「山內面橫截,建設銃櫃,與番血戰數十陣,隘丁戰歿無數,股內傾囊」的戰爭實況。
明治31年(1898) 臺灣總督府廢止「三段警備制」, 建立地方警察制度之後,
北埔警察署、北埔辨務署等均曾借用金廣福公館辦公。
金廣福公館的建築形式為兩進一院之四合院格局,其兩側還各有一條外護龍。
右外護龍於1935年大地震後改建為日式建築,而左外護龍目前仍維持清代原有格局。
現在「金廣福公館」門廳上,尚保存著光緒十年的「義聯枌社」古匾,
乃姜紹基率團練壯勇與法兵對抗獲頒。
造訪了多次均未能入內參觀,
此番適逢導覽活動期間,
才得以進入一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