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地區在明末清初時,為凱達格蘭族南崁四社中(龜崙社坑仔社南崁社霄裡社) 霄裡社棲息之地。
清領時康熙年間所繪「台灣輿圖」中,只見標示:澗子力社距鳳山二十里,之巴社=芝芭里社…,其餘荒蕪一片,
四周只見平埔族人打獵馳聘場所,再過來就看到南崁社和竹塹社的標示。
郁永河「稗海紀遊」記載康熙三十六年經竹塹至南崁,八、九十里間盡是土番之地,
盛清沂在台灣文獻31卷第四期出版的「桃園新竹苗栗三縣區域開發史」中寫到,雍正年間,中壢、楊梅一帶,尚為霄裡社番地。
故本地在漢人尚未移墾之時,盡為霄裡社管轄之地。
本地尚留下許多和平埔族相關的古地名,如龍岡旁邊的東社村和和西社村,原名為社子莊或稱為社子,
東勢里靠龍潭邊境一狹長地形叫殺人窩,在六十六號公路旁,有一圓型空地,當地人稱生番立葬,龍潭中科院旁為番子寮,
中壢新明里古地名為舊社,興國國小邊有一水圳叫番子圳,芝芭里平埔地名…等等都是早期平埔族的聚居所。
而漢民族到何時才入墾呢?據洪敏麟編著-台灣舊地名沿革說:
中壢平鎮一帶的拓墾,開始於康熙58年(1719)有客籍陸豐縣人葉奕明,涂耀東入墾,
雍正年間有王克師和湯尹炳等人,到乾隆9年(1744)有宋富麟、宋高麟兄弟入墾於廣興庄一帶,並鑿八字圳灌溉田地,
後來宋來高、宋敬文…許多姓宋家族跟著入墾被稱為宋屋庄。
而中壢地區的入墾以雍正年間吳雨吉為最早墾戶,
到乾隆30年以後漳州大墾戶郭樽,從桃園南崁地方南下,到中壢地區方大規模的拓墾。
淡水廳志水利篇所載:「霄裡大圳,在桃澗堡,距廳北六十餘里。乾隆六年業戶薛奇龍同通事知母六集佃所置。
其水由山腳泉水孔開導水源,灌溉番仔寮,南興庄,三塊厝,棋盤厝,八塊厝,山腳庄等六庄田甲,水額十分勻攤,
番佃六,漢佃四,內有大小陂塘四口」。
由以上論述可知,清代時平埔族已和漢人合股開鑿水圳,經費共同負擔,
大規模拓墾要屬乾隆二年(1737),客籍墾首薛啟龍(淡水廳志寫薛奇龍)從斗六門北上,率眾數百墾至南崁到霄裡,
崁子腳(今內壢)龜崙嶺(今龜山一帶),統稱為虎茅庄。
因薛啟隆屬粵籍,故數百人中粵籍亦佔多數,如羅姓劉姓陳姓呂姓邱姓黃姓…等等,
奠定了中壢平鎮客家大本營開發基礎。
經數年蓽路藍縷,胼手胝足,終事業有成,在原鄉親輾轉風聞,到本邑移墾者日增………
位於中壢老溪街與中豐路捷運站徬,在一片翁鬱樹林中,,
一棟古樸典雅三合院建築河東堂。
此建築原先主人是由呂枝先所建,後由黃元運所買。據黃家後代所言,其祖父以約5000 銀元購得,
本來黃家堂號是江夏堂,此堂號是呂姓所有,黃家長輩說此是社會變遷結果,外人只要知道此宅是黃家擁有即可,
且題字的也都是名人,於是便予以保留,一直沿用至今。
古厝建築雖年代非特別久遠,但建材紅磚卻非常講究,均用一級松山磚,故近百年之歷史,紅磚卻仍嬌豔欲滴。
值得一提的是本宅特殊的人文變異性。
據說黃家是觀音白沙墩人,搬來中壢新生路現變電所對面,經營碾米廠,攥了不少錢,遂向呂家買了古厝當住家;
而此區農地地主原是白鷺鷥屋張姓,初由鐘姓承租當佃農,後來轉租給呂家,又由黃家購買而來。
訴說著一些時代的變遷…………
精緻秀雅堂號落款為大正七年(1918),由中壢大儒余亦杲所題。
此人是清朝舉人,未進京就職。於清光緒中委辦清賦總局,測量土地有功,賞六品藍翎。
後經巡撫劉銘傳推薦,擢升五品同知(縣太爺)候補,委任淡水縣團防總局紳董。
乙未之戰平定有功,於明治32年任桃子園辨務暑參事。經官制改正,仍任桃園聽參事一職多年。
擁有萬金,富賈一方,又才高八斗,成為名流雅士。
明治34年受台灣總督府推薦頒紳士勳章,當時年僅57歲……..
其父余春錦亦為前清舉人 。
( 部分資料引用自 : 中壢文史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