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廖家廟,俗稱「張廖公館」、「廖祖厝」或「天與公祠」,因以「承祜」為號,故又稱為「承祜堂」。
位於臺中市西屯區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號,剛好在逢甲大學旁的逢甲夜市的外圍。
張廖家廟奉祀張廖第六世祖張廖天與,於光緒12年籌建,在清光緒13年(1887) 起建,
歷經張廖家族30年的持續建築,在大正5年(1916)終於全部完工 。
其格局類似客家建築,主體建築以傳統三堂二過水加一圍屋之客家常見環形土樓,
而其斗栱形式之多樣為它處少見,有方形、八角、碗形、菱形、花瓶形等,據專家考據可能與其新建過程中
建築師父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張廖家廟於1985年指定為三級古蹟,
目前仍保持傳統家廟的功能。
早期台中地方原為一片大荒野。清廷領台之後,閩、粵移民大舉入墾,在中部地區,因「岸裡社」部落等
陸續歸化清廷,而漢人則以「割地換水」方式與原住民訂立墾約,從此招來大批漢人從事開拓,
乃為台中水利設施之濫觴。
台中盆地北端之大甲溪沖積扇延伸地帶,為第四紀沖積層,由於引進水源較便,而急速形成早期移民之墾殖據點:
惟土地開發更有賴於大規模之水利修築,墾務方能進展。清代在台灣中部諸水圳中,則以葫蘆墩圳( 習稱貓霧捒圳 )
最為重要,同時亦最具有歷史意義。
廖朝孔初居雲林縣二崙,1734廖朝孔初居雲林縣二崙,1734年接受台中岸裡五社總通張達京邀請,與秦登艦、姚德心、江又金、陳周文等
墾首,合組『六館業戶』,以割地換水方式共同開發台灣中部平原,出資開墾葫蘆墩圳。
當時以廖朝孔為墾首之持有地分布在永興庄一帶﹝即今西屯港尾里﹞,
廖朝孔便成為開發西屯區的重要人物,其子孫繁衍也多分布在這一地區,
港尾里有一間清武家廟便是紀念他的祠堂。
後獲張達京等人的聘請前來協助開闢水圳,在完工之後,子孫繁衍越來越多。
祖廟之所以「張廖」兩姓合稱,
據「清武族譜記載」,張廖一派的由來,是因廖氏入閩祖先傳至廖三九郎,
僅有一女,故由張愿仔入贅廖家,婚後兩人只生一子,因此張氏兼兩姓,獨立張廖一派。
也就是一般人所稱「廖皮張骨」、「活廖死張」,在世時姓廖,但死後則歸張。
張廖家廟是由三川殿、左右護龍及二個山門連接成一格局頗為壯闊的長形立面,
由空中鳥瞰,可發現三川殿透過二條過水廊連上拜殿,正殿形成封閉性的空間,
此空間於祭祀典禮時可顯現其神聖性。
精緻的木結構和彩繪、屋樑上具有鎮邪和穩定大樑作用而造型奇特的獅座,
以及藍漆圓窗配以灰色條紋的萬字圖案,其協調而樸拙的建築藝術風格表露無遺……….
張廖家廟由主廟,以及後方類似客家為防禦工事興建半圓形的土樓「圍屋」組成,
圍屋以護龍ㄇ字形保護主廟,提供從各地趕來參與盛事的家族成員休息、炊事之用,
窗櫺為三角形、奇數,具有通風、通光,以及減少開口、可做為防禦之用。
張廖家廟後方,沿著半圓形圍牆為基礎,隨著地勢逐漸升高,
以石塊排成圓形花圃,代表後方有靠之意,
在客家建築觀裡,家廟內是方的,外觀則不以直角牆對外,呈現客家處事外圓內方的建築觀。
張廖家廟以藍、黑色系為主,家廟中的黑柱,
這種與神廟有所區別,不敢逾越的謙卑態度,代表崇敬神明,
中庭牆上「萬年不斷」、「囍」等黑色幾何圖形,
則是對子孫祝福之意。
建築格局類似客家住宅的形式,為「三堂兩橫式」,
由正殿、拜殿、三川殿、廂房、圍屋、過水廊等八個建築單元所組成。
如一般傳統廟宇,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拜殿、正殿、圍屋明間都位於中軸線上。
精緻的木結構的彩繪、屋樑上具有鎮邪和穩定大樑作用而造型奇特的獅座,
以及藍漆圓窗配以灰色條紋的萬字圖案,
其協調而樸拙的建築藝術風格表露無遺………..
張廖家廟屬大木和磚土承重牆混合的結構系統,木架構方面皆為抬樑式,拱採「偷心造」拱,
樑接近柱兩端收束之劵殺採圓凹槽形式,斗座形式多樣,採草尾栱,
而樑上瓜柱則形式華麗、優美。
而裝飾和裝修的作法,側重於表現三川殿、拜殿、正殿三個建築單元,
尤其木作透雕象徵的各種吉祥、富貴平安,如意及福祿壽喜等意涵,
都非常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