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濕地位於清水大甲溪出海口南側,廣達1,500公頃的高美濕地,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
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一。
曾在高美濕地棲息的鳥類有多達120餘種,為重要之生態保育區。
高美濕地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由於泥質及沙質灘地兼具,加上與河口沼澤地帶鑲嵌在一起,
所以孕育了豐富又複雜的濕地生態,以及目前所知全臺灣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形成乾濕相間伴有植物生長的複雜地形,
因為地形多變,生態種類亦相當複雜,主要為鳥類、魚類、蟹類及其他無脊椎類等生物。
高美濕地地質可分為潮溪、草澤、沙地、碎石、泥灘等地質,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溼地生態區域,
並擁有目前台灣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是相當難見的生態景觀;
高美濕地在各個機關團體單位像是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東海大學生物系、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和當地民眾的努力下,終於在2005年由台中縣政府規劃701.3公頃保護區,
每年都會有大批候鳥到高美濕地過冬,是許多賞鳥人士和攝影家的朝聖之地,
近年來高美濕地也成為台中旅遊的熱門景點。
高美濕地乾濕混合的河口生態讓這裡聚集了許多鳥類、魚類、蟹類和其他無脊椎類等生物,
高美濕地「潮溪區」提供迴遊魚類生育孵化、「緩流區」讓魚苗平安長大、「泥灘地」是彈塗魚和大眼蟹的共處之地、
「沙地」讓和尚蟹在這裡暢行無阻、「河口地」則有許多清白招潮蟹和網紋招潮蟹在這裡悠閒度日;
高美濕地除了是豐富的寶地以外,也是調節水量的所在,能將洪水先吸收後再緩慢釋出,
不僅保護沿岸居民的安全,更降低了地下水和土壤鹽化、洪災和土壤流失等災害,可說是珍貴的大自然資源。
高美自行車是沿著清水大排、海堤至高美溼地,南起濱海橋、北至高美海堤防汛道路,全長1.7公里,
車道旁緊鄰清水大排和高美溼地,除了可以鳥瞰整片高美溼地外,同時也是賞鳥、看夕陽的好地方,
未來還可眺望西側海岸正在興建的風力發電機組,是個可以讓遊客旅遊休憩的好地方。
高美自行車道規劃「河濱生態解說園」、「燈塔博物館」、「生態展售區」、
「服務設施區」、「生態解說體驗園」、「濱海生態學習園區」、「電力博物館」等設施,
讓遊客可以沿途欣賞優美的風景,
另外還能對高美濕地有更深入的了解………..
目前已逐漸取代大肚溪口,成為喜好賞鳥人士的新興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