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竹地名源於村內水塘長滿蘆草,閩人稱之為「蘆竹仔」,故名蘆竹塘,又因竹塘亦名「蘆竹塘」,
為區分起見乃將位於竹塘外圍之外竹稱為「外蘆竹塘」,明治三十九年(1907) 建制為「二林下堡外蘆竹塘庄」,
光復後改名為外竹里。
外竹形成聚落甚早,約於雍正年間即有零星住戶,至清朝中葉已儼然形成落。
1898年以前外竹稱外蘆竹塘,為本鎮十四庄之一。
整個外竹里可謂砂崙與池塘的組合體,該里至今仍是全鎮地形起伏最大的村落,
且村內仍有多處砂崙迄未弭平,水塘漥地亦未填滿。
早期鹽水港製糖會社所經營的鐵路客貨運輸業在外竹設有「外竹車站」聯結二林、溪洲、北斗、田中各地。
因之外竹早年對外主要交通為鐵路運輸,且極為便捷,而此亦為外竹開拓甚早之主因。
外竹早期因大多為砂崙與池塘,平地有限且支離破碎,因此全里分成七個小聚落,分別為︰
舊厝、新厝、菜園尾、廓內仔、洲仔、後壁厝、及下角仔等。
發展至今,除洲仔庄毗鄰竹塘較為偏遠而獨立於外,其餘六個聚落已然連為一體。
「舊厝庄」為本鎮林派創始人林爐首先居為此地,其位於國小西南一帶,即今第十鄰及第一鄰部份,
因係林爐之舊居,故稱「舊厝」。
林爐曾任二林街長(即今之鎮長)、農會信用組合長等要職,
由期與好友陳建上在二林溪雙港仔(今之二林國小前舊二林溪)附近設立麵粉廠等生意,後來因意見不合分成二派,
各自擁有政治及經濟資源,宿怨日深後逐漸在二林發展成敵對之兩股勢力,亦即今之陳派與林派。
林爐(1892-1951),二林鎮外竹里人,幼入書房,並接受新式教育。
1920任二林區書記、庄助役、庄長,二林信用組合長。
與芳苑鄉陳建上、謝蚶目合資於二林成立「振業株式會社」、「耕雲拓殖株式會社」,並出任「振業株式會社」
社長、「耕雲拓殖株式會社」取締役。
後因合夥利益衝突,與陳建上雙方壁壘分明,遂成為林派首要人士。
林爐於1951逝世後,林派由洪福(接收庄長、官派鎮長、間接選舉鎮長)領導,後由洪挑接掌。
洪挑曾任鎮民代表、第二、三屆縣議員及第五屆縣議長、1963當選第一屆補選國大代表。
洪挑于1991年去世後,由曾任二林鎮鎮民代表會主席的洪清良接班,洪清良于1995年去世後,
林派也逐漸分裂,但洪家後代仍是地方實力派人物。
洪清良的兒子洪樹聰曾任二林鎮長,另一子洪啟明與女兒洪英花曾均任國大代表。
林派在地方上的人物尚有二林鎮長洪仁欽與縣議員洪文哲等。
如如此看來,林爐之後似乎沒有人可以克紹箕裘 ?
林爐古厝同樣有著精彩的木雕以及彩繪,
可惜年久失修,許多風采都已黯淡…….
內埕也雜草叢生,不辨其徑,讓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