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365.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線西鄉位於彰化縣西北端,西臨台灣海峽,北沿伸港鄉,東接和美鎮,南臨鹿港鎮,

鄉民於前清乾隆初葉,由福建省泉州一帶遷移來台,均以農為業,從事開拓墾荒逐漸形成部落,

子孫相繼繁衍至今,居民黃姓多數,次為林、陳、謝

DSC07323.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24.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清代時隸屬諸羅縣,分治後改隸彰化縣縣署,至於半線(今彰化市),線東堡縣城外部落均以庄()名稱之。

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 公佈街社區制劃為下見口區,轄內共分四庄,隸屬台中廳彰化支廳,

大正9年(1920 ) 街庄制度實施後,下見口、新港兩區合併為線西庄、隸屬台中州彰化郡。

DSC07325.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26.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台灣光復後,改為線西鄉,管轄21村隸屬台中縣彰化區,至民國3971日劃分線西、新港(改為伸港)兩鄉。

同年1021日縣市行政區調整,改隸彰化縣,稱為彰化縣線西鄉。

DSC07332.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31.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56.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塭仔漁港又稱候潮港,位於彰化縣線西線鄉,與彰濱工業隔一條慶安水道相望,

是一處相當迷你的小漁港………

DSC07333.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塭仔原本是指地熱較低且瀉湖的地方,所以此地早年曾有當地居民利用瀉湖從事養殖魚業。

後來因為彰濱工業區的興建,在此開闢這座小漁港。

線西的特色之一是「風頭水尾」,「水尾」指的是河水流到出海口的地方,線西正好位於大肚溪與洋仔厝溪

的出海口,因為是鹹水與淡水交接之處,所以魚貨特別多。

DSC07327.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28.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29.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30.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而塭仔港是線西最熱鬧的海港,是數十年來許多漁民出海、捕魚、賣魚的場所,

因為其不是深水港,所以必須靠天吃飯,利用每天兩次的漲潮出海,一出去就是要十二個小時才能回來,

所以又有「候潮港」之稱。

DSC07357.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55.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塭仔村東鄰頂庄村,南鄰鹿港鎮山崙里,西臨海今彰濱工業區,北與溝內村為鄰。

主要聚落塭仔和中庄仔。

DSC07366.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65.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61.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塭仔,原為海邊低濕地,處處有瀉湖,初有人利用瀉湖在從事養殖漁業故得稱。

中庄仔,因為是在塭仔與溝內之的村莊,因而得名。

村北有一類似許姓宗祠的建築,祠堂前門樓上有著高陽衍派的堂號;

廣場兩側立有一對旗桿座,因無資料,不知其典故……..

DSC07358.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59.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60.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距此不遠的頂犁及下犁,聚落內均有許姓人士聚居;

下犁許氏來台祖許會,原居福建省晉江縣,來台時入墾該社區,分布於九鄰,屬於庄中一帶;

頂犁部落據云最初遷入者為姓吳 ,後來有許、陳二姓墾民來墾。

今居民中即以許、陳、林姓氏為最多。

DSC07364.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63.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DSC07362.JPG - 線西  塭子地區傳統民居

此對旗桿座應該表示許姓裔孫之中有人獲有功名,

只是對此,並無相關資訊說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