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際,福建沿海居民為了遠避兵禍或饑饉,以及殘虐人民的官吏,甘冒台灣海峽險惡的航路,
相渡海來台,另建家園。明神宗年間,約1600年前後,一股黃吳蘇傅等四姓先民,先後定居本地墾殖,
是開墾本地的原始四姓。
昔時墾殖之初,因耕地或排水或通路之爭,難免發生糾紛,是當時台灣各地數見不鮮的現象,
而舉族由一地移往另一地,重新尋找耕地者,則到處可見。
本地原始四姓之中,除了傅姓之外,黃吳蘇族人陸續遷徙他地,另謀發展,
留居本地者,僅寥寥數戶而已。
後有大夥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芙蓉鄉李姓族人五大房移入,族人眾多,
遂成為本地最大之氏族…….
元長於雍正十二年,原稱為『白沙墩堡』,隸屬諸羅縣。
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白沙墩堡在縣西南,東以新虎尾西與他里霧堡(今斗南)分界;
西以舊虎尾溪與尖山堡(今四湖、口湖、水林鄉)分界;南以湖仔內庄與大糠榔堡(今北港)分界;
北比通濟圳、南圳與大坵田堡(今虎尾、土庫鎮)分界,堡內東西相距十三里,南北相距十三里。」
清代屬白沙墩堡元長莊,日治時期改隸為台南州地,港邵元長,並分四保,
光復後劃分二村,長南村與長北村;本村乃長南村。
文康街位於元長街區的西側,該地轄屬於長南村………
市區內少見的日式民居建築,
看來仍有人居住其間。
因未見到屋主,未能確定屋主姓氏,
惟該屋後方即有一李家古厝,加上李姓為當地的大姓;
該宅姓李的可能性因此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