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561.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據《代天府沿革碑》誌,清康熙末年,漳州府居民結伴渡臺,發現台江東畔有一形若鯉魚之小嶼,

嶼背有沙丘如魚鰭,鯉魚尾部開叉,中有深溝,船筏可自由出入,是天然的漁港;且淺處可養蚶蛤,深處可捕魚,

遂建寮定居於此,名曰「蚶寮山仔」。

 

DSC01533.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34.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35.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清領中葉,因庄民常年遭受水災沖毀魚塭,內海逐漸陸浮但鹽分太重不利農作,

部分居民往南移墾山仔寮(今龍山村)、中寮仔(今中寮村)等聚落時,

為有所區別,則改稱此地為「頂山仔寮」,稱後來拓墾的山仔寮為「下山仔寮」。

 

DSC01564.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65.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聚落內部的陳姓宗族支脈很多。

最早移入從事漁業的漚汪陳姓農夫,應該是其中一脈。而較重要的一脈,是原籍漳州府的陳教(17031774),

陳教在清雍正11年(1733),奉三山國王由「蔴荳堡舊埕」移入,並在乾隆年間陸續圍墾聚落東南方的「合記魚塭」

(俗名「貓耳魚塭」)達百餘甲。

 

DSC01563.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61.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62.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36.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陳教原籍漳州府龍溪縣28都劉瑞保玉江上社,在清雍正11年(1733),奉三山國王由「蔴荳堡舊埕」移往,

陳教生文通、文曉、傳宗3子,長子文通(17501802)傳嚴光、清耀、清晏、福順、爵5子,為頂山仔「陳姓五房祖」;

而文曉、傳宗的後裔族系較為混亂。

今庄內的三山國王宮,原址(頂山村81號)即為來臺祖陳教派下的「祖厝」,

 

陳姓宗族於民國70年(1981)原地改建為今貌,陳姓仍稱祖厝。

 

DSC01537.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39.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38.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0.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陳姓之後又陸續有張、吳、鐘、林、杜等各姓移入。

 

頂山仔聚落庄民原大多以養魚為業。

日昭和12年(1937)「南鹽社」的鹽業開發(南區),聚落條件及庄民生活發生重大變化。

 

DSC01542.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1.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6.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59.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4.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據〈頂山村沿革〉,南鹽社強力徵收庄民魚塭500甲,改闢為鹽田,庄民大部分改以承攬鹽田維生,

僅有少數較富有者離庄發展,承租畸零魚塭地繼續養魚者亦為少數。

也開始陸續有外地鹽工遷入,自成一小聚落。

 

DSC01543.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5.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7.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48.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在日治末期進行鹽業開發之前,庄民出入聚落僅利用魚塭的土堤,若遇下雨泥濘不堪,對外交通相當不便。

而拜鹽業開發之賜,今聚落的聯外路徑,皆在日治末期開闢:向東可至佳里鎮、向西可往青鯤鯓。

 

DSC01558.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60.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戰後庄民向政府陳情,要回南鹽社未開發為鹽田的魚塭地,繼續從事虱目魚養殖。

即便如此,戰後村落附近仍有紅蝦港塭、公港塭、潭尾塭、大坪塭、四和塭等魚塭,大多飼養虱目魚,

總面積超過400甲,無論質或量,頂山村養殖的虱目魚曾居全臺之冠。

 

DSC01550.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在鹽業停工後,鹽民紛紛遷出聚落,人口大量衰退。鹽業公共設施如鹽民衛生室、鹽警

碉堡等皆逐漸成為廢墟。

村內原有頂山國小,民國90年(20018月因招生人數不足被降為後港國小頂山分校,

民國97年(20088月正式廢校。

 

DSC01549.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七股地區為因應氣候的特殊建築形式,聚落的民居雖然座向大約一致,但是民居的排列方式卻是迂迴錯開的,

使巷道蜿蜓在民居之間的前後左右,巷道的曲折狹窄,主要自的在分散風力、阻斷飛沙,避免冬季季風長驅直入,

創造如同鹿港九曲巷「十月風沙飛不入,九天霜雪凍難侵」、「曲巷冬晴」的功能。

 

此種曲折狹小的巷道,在台潭村、中寮村、頂山村、西寮村都可看到。

 

DSC01554.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52.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此外,增建前外牆的「包巷路」民居,是本區建築最具地方特色者。

 

本區的傳統建築為達防風的目的,多於屋簷下方增建一道磚牆(前外牆),這道牆可防止傳統屋簷下因受風面積大,

而被強風掀起整個屋頂的災難;這道牆也可為房屋正面多一道抵禦強風、沙塵、鹽害的防線。

 

DSC01553.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因在前外牆與前簷牆之間形成一條巷路,居民們稱之為「包巷路」民居。

 

屋頂的處理,亦是七股地區住家建築型態的特色,如女兒牆與鎮壓腳踏磚,

 

DSC01556.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DSC01557.JPG - 七股頂山  陳家古厝三

 

 

本區建築年代較晚近的「出步起」形式,不

再以「包巷路」的方式防風,而改採用女兒牆來鎮壓屋簷,免於被強風掀飛。

由於出步起民居較慢出現,女兒牆的形式也較富變化,

 

這也形成頂山地區民居的特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