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688.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林文敏(17781841),臺南麻豆林家的開臺祖,因經營糖業貿易而致富,成為麻豆一地的富商與大地主,

奠定家族基礎,使得麻豆林家日後可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合稱「臺灣三林」

其子孫多有經科舉獲取功名,對於地方事務有所貢獻……..

 


DSC00710.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林文敏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為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隴邊鄉長泰里人,家族以經營為生

然而在他年幼時,其父林國助經商失敗,抑鬱病逝,其母也在之後因貧病而逝世,林文敏遂以一條扁擔當苦力挑夫維生,

常挑柴薪至晉江縣石獅販賣。後來因見鄉親有去南洋工作為生者,而此時臺灣與石獅、廈門、福州有貿易往來,

需要勞力而常在港口招人來臺

 

DSC00692.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690.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691.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林文敏心生來臺意願,與姑母商討後得其資助,於嘉慶四年(1799)從石獅搭船至今臺南安平港,

當時他年僅二十二歲,只攜帶100枚銅錢、一根扁擔與一竹筒鹹瓜

 

DSC00694.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693.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2.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7.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林文敏來臺後仍以挑夫為業,來往於府城與麻豆之間,後來覺得麻豆是個適合發展的好地方,

便在此住下,在「草店尾」(今麻豆區中興里、興農里)繼續以挑夫為業由於其表現優異,人人爭相委託他挑貨,

而麻豆港商人郭君璋對他也頗為賞識,遂將其妹郭罔市(17861873)許配給他

 

DSC00697.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695.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696.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0.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結婚之後,由於勤於工作與縮衣節食而稍有積蓄,於是林文敏改經營雜貨店,而後又經營販賣黑砂糖

並開設小型釀酒廠,時人稱其為「釀酒敏」。生意興隆之後,林文敏又於臺灣府城開設商號「林裕發行」,經營與福建

之間的黑砂糖貿易,其財富遂日益增加

據說麻豆林家鼎盛之時有數百萬兩資產與萬餘甲的良田魚塭,分布於今嘉義縣到高雄市

 

DSC00698.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1.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9.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8.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06.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林文敏生有八子,除六子早夭外,其餘七子與後裔都有相當的成就

其中三子林朝清(1817-1862),名武河,字穆如。嘉慶十二年生,清誥授武德騎尉,

咸豐二年(1852)中舉為武舉人,習得了釀酒、製糖技術,協助父親處理發售事宜,曾捐資興建文祠。

 

DSC00710.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DSC00711.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八子林朝輝(1832-1876),道光十二年生。清誥授武翼都尉,

咸豐九年(1859年)中舉為武舉人,曾倡議重建護濟宮。

 

DSC00687.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二進左右雙護龍四合院形制,一進為門廳,採雙凹壽門面,門樘上懸有林文敏八子林朝輝「武舉」匾額,

門廳樑枋上懸有林朝輝之子林廷芳的「文魁」匾額,林家八房可謂是「文武雙全」。

 

IMG_20170102_173508.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520.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456.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516.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門廳入口簷廊上精雕細琢的垂花吊筒、托木、倒爬獅子與左右螭龍托木(龍首魚身有魚躍龍門之意涵)

門扇頂板雕飾賜蝠圍壽(四隻蝙蝠圍著中間壽字),門廳採穿斗式屋架,高挑寬敞,氣派非凡。

 

二進為五開間正廳,正廳擺設莊嚴簡雅,左右窗櫺格心雕工精細,難得一見,裙板則以淺雕施作,

正廳簷廊木架上精雕鳳凰托木與拱斗的雕花,更是讓人讚嘆,

由於整幢木作雕飾甚少彩繪,在歲月中溫蘊出古樸肅穆紋理,

呈現出「八房厝」獨有的古樸素雅的風貌。

 

IMG_20170102_173541.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511.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529.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IMG_20170102_173536.jpg - 麻豆林家古厝之二

 

可惜「八房厝」也與「三房厝」一樣,均曾遭宵小偷竊,因而對外均謝絕非必要的參訪。

能夠走入庭院,近距離觀賞,也是不預期的一場偶遇 ……….

 

觀賞之餘, 真的被其精細的雕工,以及素雅的氛圍所折服 。

就其精緻之情況而言,

應可在台灣古厝建築史上佔有極高的評價。

 

(部分資料引用自  :  阿達碼  319 旅行事誌  )

 

 

 

 

 

 

 

 

 

 

 

0

發表留言